请点击上面 免费关注...
《黄帝内经》成书于西汉时期,距今已有2000多年,其中不但对于失眠这一病症的原因,病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而且开出了历史上第一个也是最著名的方剂,半夏秫米汤!
半夏秫米汤
再来看看这两味药,首先是半夏,顾名思义,是夏季的一半,应该是夏至之际,夏至是阳极之际,阳极也是从阳转阴的时刻。夏至之前,阳处于上升阶段;夏至之后,阳气由升转降。夏至是一个从阳到阴,阳气入阴的关键点。
我们再来看另一味药秫米作为五谷之一应该归于中土,《黄帝内经》中有介绍黍米味辛。辛主散,秫米的功能应该是辛散中焦土湿。
半夏秫米汤完全顺应自然规律的阴阳变化,通过食物或者药物,将人与自然完美地结合起来。正是因为有天地之气相助,使这样一个非常简单的方子,显示出神奇的疗效,手到病除,一剂药“其卧立至”。
甘澜水的是古代中医对于煎药水的一种要求,甘澜水也称为劳水,它的制作方法是将水放入盆中,用瓢将水扬起来,再倒下去,反复上千次不止,直到能看到水面上有无数的泡沫,滚来滚去,这种水就叫甘澜水。
甘澜水”出自《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的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方。曰:以杓扬之,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颗相逐,取用之。”即叫甘澜水。后代医家成无已谓此水是扬之无力,取不助肾气也”。现在已不用此种方法。
注意事项:
1、此方中的”秫米“是古称,现代对其具体指什么成分有争议,一说是小米(粟),一说为大黄米(黍),一说为薏米,经过考证,大黄米的可能性最大,但是现在药房一般没有大黄米,以薏米代替,效果相当。
2、方中的半夏有毒性,因此需要久煮。半夏有水旱之分,此方中为旱半夏,目前市面上有用水半夏冒充旱半夏者,请配方抓药时去正规医院和药店,问明再抓。
3、此方须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4、失眠根据其症状不同,可细分为心脾两虚、痰热扰心等。如果出现兼证,也可以在此基础上加减化裁,比如兼有心脾两虚的,可以加党参、炒白术;比如兼有痰热扰心的,可以加黄连、淡竹茹;如果兼有食滞胃脘的,可以加陈皮、神曲等。
1.“高鹏说药材”致力于提供中药行业各类资讯信息,但不保证信息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合理、不准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
2.“高鹏说药材”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平台联系。
3.“高鹏说药材”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商业交易及或医疗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高鹏说药材”内容发生偏差,我平台不承担任何责任,包括但不限于法律责任,赔偿责任。
4.“高鹏说药材”各类带“原创”标识的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高鹏说药材(www.gpsyc.com)”。违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5.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脾胃虚弱怎么办?一定要在饮食上注意,常吃这几个食物养护脾胃之
来源 | 广东中医药(综合自本文内容综合自广东省中医院、罗颂...(683 )人阅读时间:2023-09-12祛痰除湿离不开这个方,这个方子能燥湿能化痰,标本兼治,散中有
作者 | 小柚“痰湿”一词几乎家喻户晓,祛湿的各种养生方、食...(1010 )人阅读时间:2023-09-12早起三不要,饭后三不急,睡前三不宜
来源 | 广东省中医院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健康时报中医养生主...(662 )人阅读时间:2023-09-11病多常因阳气不升,这个方子专门升阳气,健脾胃,脾胃好了,湿气
近期有个患者朋友来找我,说一定要给她看看这是怎么了,她觉得自...(824 )人阅读时间:2023-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