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点击上面 免费关注...
总是说《伤寒论》,它真的是宝,从桂枝汤方到葛根汤、小青龙汤、小柴胡汤,对太阳病、少阳病、太阴病等,张仲景给我们开了多少千古名方,到现在仍旧是处方的圭臬。
所以说《伤寒论》一书奠定了辨证论治的基础,为诊治外感疾病提出了辨证纲领和治疗方法。
整本《伤寒论》里面就两个方子治里虚,里虚有两种状况,一种是腹痛,就是小建中汤;还有一种是炙甘草汤。
今天要说的是《伤寒论》中的炙甘草汤。原文载: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何谓心动悸?就是心慌、担惊受怕、想哭;
脉结代,就是西医说的“心律不齐”,就是脉跳二下停一下,或跳三下停一下,或者跳几下、十几下而停一下,没有规律的停跳。
结就像绳子上面打很多结,结的距离不一定,然后手摸上去就是结脉,代脉就像滴水,久久才滴一滴,结脉和代脉都是一种症状,脉结代了就是炙甘草汤。大约三剂就好了。
为什么会脉结代?
肠胃本虚之人容易看到,肠胃虚的人,消化不好,所以常常在妇人身上看到有,思能伤脾、脾就肿起来了
吃下食物后,因小肠(心与小肠)蠕动太慢而有间隔,食物经过人的肠胃吸收了之后,才变成血,血再供应给心脏。
如果有时候给血,有时候又不给血,心脏有时候抓得到血,有时候又抓不到血,就停一下,所以本虚的人就会有脉结代的现象。
张仲景发现这心律不整是肠胃引起的,当胃的津液不足的时候可以看到
因为知道是肠胃本虚,所以处方用到甘草、人参、大枣、生姜,这四味药是固定的。
脾脏本身有动能,把脾的血挤出来到脾之大络,就是胰脏,胰脏的血管到胃的下方,胃得到由脾脏过来的血、热,胃开始蠕动。
如果热度不够了,蠕动没了,胃本来存在的热气就往上走,这热气本来在胃的津液里面的。
因为胃的燥气往上走,肺也会跟着燥,所以心情会不好,肺和大肠相表里,所以知道这人的大便一定不会好。
并不是便秘,但大便不是很好,要下焦的大便好,上源一定要滋润,否则肺太热,热到后来会没有大便,所以加麦门冬,麦门冬专门是润肺的,让肺里面的湿度够。
然后加麻子仁,因为他不是便秘,肠子里有宿食,虽然肠子有在走,但是走太慢了。
如果用大黄、芒硝又太强,所以用麻子仁慢慢的把肠子清出来,中药的仁剂,如杏仁、郁李仁,都是油质比较多的,可以润滑。
本来血就不够了,加生地,阿胶,专门补血的。这时候如果光靠甘草、人参、大枣、生姜,再吃食物去补太慢了。
所以把补血的药加在里面,要让它进入心脏,所以重用桂枝。这九味药加起来就叫炙甘草汤,重用炙甘草让胸阳壮起来。
炙甘草汤方:炙甘草四两,生姜三两,桂枝三两,人参二两,生地黄一斤,阿胶二两,麦门冬半升,麻仁半升,大枣三十枚。
上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纳胶烊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一名复脉汤。
现在处方可参照如下:
炙甘草12克、生姜9克、桂枝9克、人参6克、生地黄50克、阿胶6克、麦门冬10克、火麻仁10克、大枣10枚。
以上8味(除阿胶)用水800ml,加入黄酒或者清酒700ml,先煮前8味药,煮好后去滓倒出,将阿胶烊化兑入药液中,分2-3次温服。
阿胶生用,药生用的时候,药力锐且迅,煮熟的药比较纯但缓走下,生用阿胶,可以马上到心脏去,心血马上补足。
因为知道病人的身体虚掉了,所以生地用一两。
麦门冬和麻子仁是表里药,一个润肺,一个清肠,所以常常并用且等量。清酒,白的酒,米酒就可以了。
在《内经·灵枢》决气第三十篇中提到:
何谓津?
岐伯曰: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
何谓液?
岐伯曰:榖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
若以津液二者来分阴阳,则津为阳、液为阴。津不足的时候我们用人参来补之;若液不足的时候,我们用生地来补之。
由此我们就可以知道炙甘草汤中用到人参与生地的药理所在。
《方舆輗》本方条曰:此为仲景伤寒,脉结代,心动悸,之圣方也;孙真人用以治虚劳,王刺始利用以利肺痿,凡仲景之诸方,其通变如此。
故虽云通变如此,而此方之妙,在脉结代,故又名复脉汤。无论何病,凡脉结代者,概当先用此方。
1.“高鹏说药材”致力于提供中药行业各类资讯信息,但不保证信息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合理、不准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
2.“高鹏说药材”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平台联系。
3.“高鹏说药材”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商业交易及或医疗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高鹏说药材”内容发生偏差,我平台不承担任何责任,包括但不限于法律责任,赔偿责任。
4.“高鹏说药材”各类带“原创”标识的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高鹏说药材(www.gpsyc.com)”。违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5.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脾胃虚弱怎么办?一定要在饮食上注意,常吃这几个食物养护脾胃之
来源 | 广东中医药(综合自本文内容综合自广东省中医院、罗颂...(683 )人阅读时间:2023-09-12祛痰除湿离不开这个方,这个方子能燥湿能化痰,标本兼治,散中有
作者 | 小柚“痰湿”一词几乎家喻户晓,祛湿的各种养生方、食...(1010 )人阅读时间:2023-09-12早起三不要,饭后三不急,睡前三不宜
来源 | 广东省中医院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健康时报中医养生主...(662 )人阅读时间:2023-09-11病多常因阳气不升,这个方子专门升阳气,健脾胃,脾胃好了,湿气
近期有个患者朋友来找我,说一定要给她看看这是怎么了,她觉得自...(824 )人阅读时间:2023-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