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信息交易平台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情 > 品种分析

十大低迷品种

时间:2024-09-13人气:作者: 药通网

十大低迷品种

王不留行:2024年王不留行产新后从15元跌至8元,目前价格依然低迷不前。2022年王不留行从9元涨至14元,2023年到2024年产新前一直在14-15元上下浮动。受王不留行连续两年高价刺激,种植面积扩大不少,2024年新货产量明显增加。该品市场实际需求不大,高价刺激生产过剩,预计,短期内将继续在低价运行。


薄荷(全棵):今年薄荷产新后从8元跌至5-5.5元,创近三年新低。2021年以前薄荷长期在6元以下运行,当年从6元涨至12元,到2022年产新前涨至14-15元。受薄荷涨价刺激,2022年种植户多扩大了面积,产新后从14元跌至9元左右。

随着薄荷产新结束,大货进入实际消化后又小幅回升至10-11元,此价持续到2023年产新结束。对药农来说,10元以上的价格仍有种植积极性,2024年不但保留了上一年的面积,而且新扩种了不少。

2022年以来薄荷种植面积有增无减,2024年新货产量大,加上库存,产能出现过剩,进入新一轮低价周期。

牛蒡子:2024年牛蒡子产新后从26元跌至16元左右,持货者大失所望。牛蒡子价格之所以大幅下滑,主要是受去年涨价刺激,种植面积扩大。

牛蒡子生产已得到恢复,因短期内价格跌幅大,种植户卖货意愿不高,预计,价格继续下滑空间不大,或许随市场需求好转,价格有望小幅回升。


小茴香:2024年小茴香产新后从15元跌至12元,进口货从12元跌至9元。

小茴香之所以掉价,主要是2021年从10元涨至12-13元,2022年从13元涨至14.5元,2023年产新前涨至25元左右,产新后回落至19元,到2024年上半年落至15-16元。

由于小茴香经历了近三年高价行情,刺激药农扩大种植面积,2023年生产已过剩,2024年种植期间价格仍不低,种植户积极性不减。由此,判断小茴香低价仅仅开始。

乌梅(四川):2020年乌梅从28元跌至18-20元,2021年在19-20元上下波动,2022年从20元跌至15元,2023年在16-18元上下浮动,此价持续一直到目前。

该品已低价近4年时间,一旦有减产利好,就会触动涨价的按钮。


木瓜(皱):该品历史上价格波动频繁,2015年从14元涨至23元,2018年又从16元涨至24元,2021年从12元涨至30元,2022年产新后从20元以上跌至16元,2024年进一步走低,目前价格14元左右。

本品为落叶灌木,木瓜实生苗3-5年开始座果,5年后进入结果旺期,15-20年逐渐衰退。花期2-5月,果熟期9-10月。

该品一般低价2-3年便会迎来一次涨价行情,2022年产新落价,已在低价运行近两年时间,后市值得继续关注。

紫苏(叶):该品2018年从15元涨至24元,2019年产新前涨至30元,产新后落至20元,2020-2021年8月价格一直在20元上下波动,产新后涨至30元。2022年受新冠疫情需求增加,苏叶价格加速上扬,从30元飙升至65元,2023年春高升至90元以上。

受苏叶连续两年高价刺激,种植面积扩大,导致生产过剩,价格也大幅下滑,从80元以上跌至20元左右,目前价格稳定在17元左右。也许苏叶价格继续下滑空间不大,但是,因可供货源充足,短期内价格上扬动力不足。


地丁(苦):该品历经两年高价后,与2024年产新跌落下来,从12元跌至9元左右,产地落到6.5-7元。

苦地丁一年种植,可以连续2—3年收获,第一年产量最大,在不采用除草剂的情况下,第二年产量尚可,随之第三年产量会明显减少,它属于生长周期短,生产容易恢复的品种。

苦地丁亩产量在250-300公斤,按目前产地7元的价格计算,亩收益仍比种植粮食作物高,预计,短期内价格回升动力不足。

广藿香:近5年来广藿香价格波动较大,2020年从10元涨至29元,2021年从27元下滑至10元,2022年从11元涨至24元,2023年又从25元跌至12-13元,目前价格回落至11元左右。

近几年广藿香之所以价格波动大,主要是疫情需求增加,拉动价格上扬。广藿香生长周期短,生产恢复快,受近几年价格多次上涨刺激,新扩种面积大,生产已严重过剩,按照目前价格药农仍有种植积极性。如果没有自然灾害减产利好,短期内广藿香价格难有大的上升空间。


吴茱萸:自2020年吴茱萸从百元高价跌落以来,近几年价格一直在45-55元上下波动。

吴茱萸价格之所以难有大的突破,主要是2015-2019年高价期间栽种面积大,而且多数植株进入盛产期。吴茱萸在地面积大,多年积压的库存也不少,即使受灾减产,短期内价格大涨依然动力不足。

注: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作为从商者投资的依据。

来源|药通网

注:单位若无特别注明,均为公斤价



标签:

【免责声明】

1.“高鹏说药材”致力于提供中药行业各类资讯信息,但不保证信息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合理、不准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

2.“高鹏说药材”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平台联系。

3.“高鹏说药材”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商业交易及或医疗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高鹏说药材”内容发生偏差,我平台不承担任何责任,包括但不限于法律责任,赔偿责任。

4.“高鹏说药材”各类带“原创”标识的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高鹏说药材(www.gpsyc.com)”。违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5.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