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信息交易平台

当前位置: 首页 > 种植 > 种植技术

淫羊藿主要种类识别

时间:2023-09-26人气:作者: 西北绿化

淫羊藿主要种类识别


淫羊藿在我国分布较广,种类繁多,品种多样,药用质量参差不齐,因此,了解种类,掌握特性,对于生产应用和中药材产业发展有重要意义,现将淫羊藿主要种类简要识别如下:

2020版《中国药典》涉及淫羊藿的有2味中药,分别是淫羊藿与巫山淫羊藿。

淫羊藿来源为小檗科植物淫羊藿(为避免混淆,暂且称之为心叶淫羊藿)Epimedium brevicornumMaxim.、箭叶淫羊藿Epimedium sagittatum (Sieb.et Zucc.) Maxim.、柔毛淫羊藿 Epimedium pubescens Maxim. 或朝鲜淫羊藿 Epimedium koreanum Nakai 的干燥叶。

巫山淫羊藿来源为巫山淫羊藿Epimedium wushanenseT.S.Ying的干燥叶。

目前商品流通中心叶淫羊藿主要产于西北地区,如甘肃、陕西等地;朝鲜淫羊藿主要产于东北地区,如吉林、辽宁等地;柔毛淫羊藿主要产于西南地区,如四川、贵州等地,有时被混作“箭叶淫羊藿”使用;巫山淫羊藿主产于重庆巫山、四川等地。

1、心叶淫羊藿

心叶淫羊藿Epimedium brevicornumMaxim.

心叶淫羊藿在商品上也叫小叶淫羊藿,本品单叶片小、圆心形;复叶二回三出,小叶通常9枚,叶片偏黄绿色。本种野生资源蕴藏量大,主产于甘肃和陕西,有效成分含量较高且稳定,几乎都能达到药典标准,是饮片配方的主流品种。

小叶片卵圆形,叶片上表面黄绿色,下表面灰绿色。叶端微尖或钝圆。叶纸质。顶生小叶基部心形,两侧小叶偏心形。叶边缘具黄色刺毛状细锯齿。叶脉两面突起,网状明显。主脉7-9条。非腺毛为柔毛,浅红棕色,由5~9个细胞组成;无夹角;细胞由下至上渐长,呈不等长结节状,顶端细胞柱状。细胞中多具浅红棕色、浅棕色内含物,主要集中在关节处。

心叶淫羊藿

心叶淫羊藿

心叶淫羊藿药材叶正面

心叶淫羊藿药材叶背面

心叶淫羊藿药材非腺毛特征

2、箭叶淫羊藿

箭叶淫羊藿Epimedium sagittatum(Sieb.et Zucc.) Maxim.

本种商品混淆情况极为严重,市场几乎无正品(符合国家药典标准),常见混淆的种类有粗毛淫羊藿、天平山淫羊藿、湖南淫羊藿、黔岭淫羊藿、毡毛淫羊藿等。箭叶淫羊藿混淆品虽种类繁杂,但并非一无是处,比如其中的天平山淫羊藿有效成分(淫羊藿苷和朝藿定C)含量就较高且超过药典标准。

植物的分类与中药的分类及应用常常不一致,植物分类强调的是具有生殖隔离的不同物种本身,而中药的分类强调的是基于植物分类且具有优质药效的种类,箭叶淫羊藿类药材就属于这种情况。在药材性状难以区分的情况下,内在有效成分含量符合药典标准的箭叶淫羊藿混淆品在实际产销中被广泛使用。因此,箭叶淫羊藿类药材值得进一步开展药材质量评价,优选和开发优质“箭叶淫羊藿”药材品种。

小叶长卵形至卵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叶缘略呈波状;侧生小叶基部明显偏斜,外侧呈箭形。叶片较厚,革质。叶下表面疏被粗短白色伏毛或近无毛。

叶下表面具乳突,伏毛,镶嵌或倾斜相接,长度多长于其余细胞综合的3倍左右。仅基部细胞中含棕黄色内含物。

箭叶淫羊藿分布广泛,种内形态差异较大,属内至少有10个种或变种。

箭叶淫羊藿

箭叶淫羊藿药材叶正面

箭叶淫羊藿药材叶背面

箭叶淫羊藿药材非腺毛特征

3、柔毛淫羊藿

柔毛淫羊藿Epimedium pubescensMaxim.

本种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南地区,资源蕴藏量较大,目前主产于四川、贵州、湖北等地,主要鉴别特征为叶下表面非腺毛特征,商品易混淆品种有星花淫羊藿。也有分类学家认为星花淫羊藿是柔毛淫羊藿的一个复合体,建议两个物种归并。

柔毛淫羊藿药材叶下表面特征:

下表面及叶柄密被绒毛状长柔毛。

柔毛淫羊藿药材非腺毛特征:

叶背面无乳突,为长柔毛,顶端细胞先端锐尖,与基部细胞间无夹角;仅基部细胞含浅棕色或浅黄色内含物。

柔毛淫羊藿

柔毛淫羊藿药材叶叶正面

柔毛淫羊藿药材叶背面特征

柔毛淫羊藿药材非腺毛特征

4、朝鲜淫羊藿

朝鲜淫羊藿Epimedium koreanum Nakai

本种主要分布于中国东北,朝鲜和日本也有分布,商品药材主产于吉林通化、辽宁抚顺等地,资源蕴藏量较大,内在有效成分含量高低不等,质量不稳定,不易有混伪品,因其形态是药典品种中最接近“心叶淫羊藿”,但价格较低,故常被用于混掺到“心叶淫羊藿”中,尤其是切成丝后,鉴别难度较大。

小叶卵形或宽卵形,叶片较宽大,先端长尖,基部深心形。叶较薄,纸质。

叶边缘具锯齿,叶下表面疏生棕黄色柔毛,中脉上较密。

叶下表面具乳突,非腺毛有两种,A种较短,数量多;顶端细胞与邻近细胞近长或较长,先端锐尖;另B种较长、粗,分部在叶脉上,细胞多至20余个,长超过1000μm,顶端细胞钝圆,念珠状,相接处缢缩且含有棕黄色油状物。

朝鲜淫羊藿

朝鲜淫羊藿药材叶正面

朝鲜淫羊藿药材叶背面

朝鲜淫羊藿药材非腺毛特征

5、巫山淫羊藿

巫山淫羊藿Epimedium wushanenseT.S.Ying

巫山淫羊藿分布于四川、重庆、湖北、贵州等地,野生资源蕴藏量较大,在淫羊藿属植物中并非只有巫山淫羊藿的朝藿定C含量突出,但巫山淫羊藿无疑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

小叶片披针形至狭披针形,叶先端渐尖或长渐尖,近革质。

侧生小叶基部的裂片偏斜,内边裂片小,圆形,外边裂片大,三角形,渐尖。

叶边缘具刺齿,下表面被绵毛或秃净。

柔毛白色细长,主要分布于叶脉上。顶端细胞柔软扭曲,极长,先端稍圆,短细胞多为4~6个,呈短结节状,基部细胞内含有棕黄色物质。

巫山淫羊藿药材正面

巫山淫羊藿药材背面

巫山淫羊藿非腺毛特征

6、天平山淫羊藿

天平山淫羊藿Epimedium myrianthumStearn

本种为《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收载种,为贵州地方习用淫羊藿品种,分布于贵州、湖北、湖南等地,野生资源蕴藏量较大,为箭叶淫羊藿的近缘种(外观形态极为相似),本种常混淆为箭叶淫羊藿使用,其内在有效成分含量较高且超过药典标准。

小叶狭卵形或披针形,先端长渐尖,侧生小叶基部裂片极度偏斜。革质。

叶下表面有乳突,分布较多伏毛。

顶端细胞先端锐尖,与基部细胞无夹角,而箭叶淫羊藿有夹角且顶细胞与基部细胞镶嵌相接。

天平山淫羊藿药材叶正面

天平山淫羊藿药材叶背面

天平山淫羊藿非腺毛特征


标签:

【免责声明】

1.“高鹏说药材”致力于提供中药行业各类资讯信息,但不保证信息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合理、不准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

2.“高鹏说药材”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平台联系。

3.“高鹏说药材”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商业交易及或医疗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高鹏说药材”内容发生偏差,我平台不承担任何责任,包括但不限于法律责任,赔偿责任。

4.“高鹏说药材”各类带“原创”标识的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高鹏说药材(www.gpsyc.com)”。违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5.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