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信息交易平台

当前位置: 首页 > 种植 > 种植技术

【农业技术】中药材春季生产管理技术意见

时间:2023-03-11人气:作者: 高鹏说百药

立春已过,气温逐渐回升,有利于越冬类、秋播类等中药材的萌发和生长,但早春气温不稳定,倒春寒、连阴天时有发生,易造成中药材冻害或冷害,各地对于中药材春季管理要高度重视、强化指导。为切实抓好春季中药材的播种和管理工作,特提出中药材春季生产管理技术指导意见,请各地结合实际抓好落实。

一、加强倒春寒防控

春季气温回升,但不稳定,若出现突然降温天气,且持续时间长、降温幅度大,易造成中药材冻害或冷害。要及时关注气象预报,提前做好预案,落实防灾减灾技术措施。木本类药材,可培土40-60厘米,增加根系深度,保墒增温,避免低温冻害。同时可结合灌水施用水溶肥,提高植株抗寒力,减轻冻害对根系的危害;多年生草本药材,要及时清沟理墒,防止低温冻雨导致中药材烂根。同时,配合清沟,培土10-15厘米起到保温的效果,如有条件可培土后再覆草、秸秆、遮阳网、地膜等,防冻效果更好,待气温稳定回升后,要及时揭去覆盖物。对于丹参、板蓝根、连翘等即将萌芽返青开花的中药材,可提前喷施糖氮液(即50kg水加250g糖和50g尿素,红糖效果更佳)或化学防冻剂,可有效预防、减轻倒春寒的危害。

二、加强田间管理

1.适当修剪采挖

多年生果实类等中药材,要适当修剪树形,增强透风透光,提高光合效率,提高开花坐果率,减少病害的发生。

对在地块结冻前部分未能及时采挖的中药材,要在返青萌芽前尽快采挖,减少生长年限过长对中药材质量和产量的影响。

2.适时春播春种

备耕播种是春季的主要工作,春季播种的中药材很多,如柴胡、板蓝根、黄芩、桔梗等。播种前,应结合整地施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氮磷钾配合施用,并做好土壤处理。根茎类药材要深耕土壤。在土壤墒情良好或有灌溉条件的情况下足墒播种,保证苗齐苗全。有些中药材如柴胡等播种后需要盖草保温。无灌溉条件地区要在降雨前后及时播种,以保证苗齐苗全。

对于春季可进行营养繁殖的中药材,如天麻、金银花、杜仲、连翘、菊花等,可在早春萌芽前趁墒做好繁育与扦插,并做好养护管理,保证出苗与生长。

3.及时促青萌发

多年生的中药材一般是冬季地上部分会枯死,第二年春季随着气温、地温不断升高,开始重新萌发生长,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根据中药材生长年份不同、植株个体大小差异进行合理灌溉追肥,帮助植株尽早返青、萌发。对已开始萌芽、返青的越冬中药材,要及时施提苗肥促生长,有条件的地方可结合灌溉进行;对拟采收种子的地块,可在开花前控制氮肥用量,即可在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和硼肥。

三、注重墒情管理

在平地栽培的如苍术、柴胡、桔梗等根茎类药材,要特别注意保持药园四周排水沟通畅,及时清理排水沟,保障顺畅排水,避免形成积水,产生涝害。同时,要注意作业道的清理加深,保证床土水分不至于过大。此外,春季温度可能升高较快,水分蒸发过快,易导致土壤水分不足,建议增加灌溉设施,保持适宜土壤墒情,确保苗齐苗全。

四、防治病虫害

春季容易滋生各种病虫害,要加强中药材病虫害早期的综合防控。针对春季中药材易发的立枯病、白粉病、猝倒病、锈病等病害,要及时寻找发病点,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进行防控。农药在中药材种植中的使用原则是:能不用药尽量不用,能少用药尽量少用,能兼治尽可能兼治,将农药污染减少到最低限度。


标签:

【免责声明】

1.“高鹏说药材”致力于提供中药行业各类资讯信息,但不保证信息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合理、不准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

2.“高鹏说药材”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平台联系。

3.“高鹏说药材”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商业交易及或医疗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高鹏说药材”内容发生偏差,我平台不承担任何责任,包括但不限于法律责任,赔偿责任。

4.“高鹏说药材”各类带“原创”标识的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高鹏说药材(www.gpsyc.com)”。违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5.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