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信息交易平台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药市分析

集采范围扩大+新药典标准落实,中药行业将加速洗牌!

时间:2025-09-24人气:作者: 高久恒说药材

中药材市场正经历一场无声的变革,随着第二批全国中药饮片集采启动和2025版《中国药典》即将实施,这个秋季的产新季显得不同寻常。

“现在这行情,产新就是考验。”一位河北安国的药材经销商指着仓库里堆积的白术和酸枣仁感叹道。往年此时,各地药商早已摩拳擦掌准备迎接秋季产新,今年却普遍持谨慎观望态度。

九月本该是中药材市场的旺季,但监测数据显示,十大热点品种中无一上涨,8个品种下跌,2个走平,下跌面高达80%。这种“高关注度、低行情”的现象背后,是中药饮片集采的深入扩容和即将实施的新版《中国药典》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集采风暴席卷中药领域

2025年9月17日,山东省医保局发布通知,第二批全国中药饮片联盟集采正式拉开序幕。这意味着中药饮片集采从试点走向全面深化,未来两年预计将有200个品种纳入集采,占临床用量的80%。与首批集采相比,此轮集采范围更广,操作流程也更加规范。企业必须在10月26日前完成CA证书办理,否则将失去申报资格。

集采的核心是“以量换价”。首次全国中药饮片联采中,平均降价幅度达29.5%,个别品种价格甚至“腰斩”。例如,当归选货价格暴跌至142元/公斤,黄芪选货被压至44元/公斤。

这样的降价幅度对生产企业形成了巨大压力。部分企业为抢夺市场份额,采取了“亏本抢标”策略。一位业内专家直言:“企业要么在集采中‘向死而生’,要么在行业洗牌中灰飞烟灭。”

二、饮片价格低于药材原料的怪象

在集采的强力驱动下,市场出现了一个奇特现象:部分中药饮片价格甚至低于中药材原料。这似乎违背了基本的商业逻辑,但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

有行业人士指出,当前全国约有2300多家企业具备中药饮片生产资格,但规模大多较小,行业集中度低,市场竞争混乱。在集采“价格优先”的导向下,企业为争取市场份额不得不压低报价。尤其对于销量大的品种,企业宁愿暂时亏本,也要确保中标以获得市场份额。

另一方面,医疗机构销售中药饮片有25%的收入加成政策支持,即使进销价倒挂,医院仍有一定利润空间。这使得饮片价格可以暂时脱离原料价格的制约。

然而,这种价格倒挂不可持续。多位行业人士警告,这可能导致“低价低质”的恶性循环。当高价优质药材因需求减少,种植端也会相应缩减种植面积,长期来看会影响整个产业链的健康发展。

 

三、新版药典抬高质量门槛

正值集采风暴席卷行业之际,2025年版《中国药典》也将实施,为中药材质量设立了更高门槛。

药典加入了不少于100个新的中药标准,同时修订500个现有标准,旨在提升中药材的质量与安全性。在安全性方面,对中药材及饮片禁用农药残留控制由原33种增加至47种;新增了10种中药材的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增加了54个中药材与饮片品种的重金属及有害元素限量要求。

新药典还首次新增了针对中药辐照检测方法,建立了植物生长调节剂检测法,为中药安全性控制提供有效的检测手段。

这些新标准意味着中药材种植、加工和流通环节必须更加规范化、标准化。对生产企业来说,质量检测成本将增加,但对于整个行业长远发展来看,这是必然趋势。

四、秋季产新面临严峻挑战

秋季是中药材的传统产新旺季,但今年9月,市场却呈现出“热度提升难掩行情低迷”的独特现象。

白术、酸枣仁、白芍等常见品种价格普遍下滑。以白术为例,随着产新推进,产地价格明显回落,河北片价格在45元左右,亳州白术一般片60-65元。

连翘产新收尾,却面临产量与需求的激烈博弈。虽然野生资源新货产出量偏少,但家种资源占比已升至40%以上。在需求端表现乏力的背景下,连翘行情涨跌仍存在博弈空间。

安国药市8月点评显示,当前市场面临双重压力:一方面是在种植规模扩增的背景下,新货批量涌入叠加陈货库存;另一方面是需求不旺,药厂和企业采购谨慎。这种“进退两难”的局面,使得秋季产新的机遇难以把握。

五、行业走向集约化与标准化

面对集采和新药典的双重压力,中药饮片行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大型企业通过收购兼并扩大规模,如云南白药6.6亿元收购安国聚药堂,获得5.3万家B端客户及北方市场渠道。

中小企业则面临严峻的生存挑战。据统计,首轮集采中,约3%的企业中选产品数≥80个,而超半数企业中选产品数不足10个。行业“大鱼吃小鱼”的现象成为常态。

同时,政策引导产业向“优质优价”方向发展。全国中药饮片集采规则对道地药材、追溯体系、GAP基地分别予以不同分值支持,引导企业向产业链上游延伸布局。

国务院近期发文明确,“按照省级炮制规范炮制的中药饮片可按规定跨省销售”,打破了长期存在的地域壁垒。这一政策有利于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六、未来之路:挑战与机遇并存

面对当前形势,种植企业和种植户需要按照标准化、规模化、道地化的要求进行种植,以提高中药材的质量和产量。集采鼓励企业建立道地药材自有种植基地或与种植基地签订供货协议,并对规范化、规模化种植基地给予政策倾斜。

对生产企业而言,需要从传统营销模式向精细化管理和成本控制转变。企业应通过布局上游药材种植产业、优化饮片制备工艺、建立质量追溯体系等方式进行降本增效。

医疗机构也需要适应这一变革。集采会导致医疗机构在饮片选用上受到一定限制,但可以通过后续的目录优化和动态调整机制进行完善。

尽管短期阵痛难以避免,但长远看,市场的自我出清和政策的引导正推动行业走向更加理性、高质量的发展轨道。对于从业者而言,唯有主动适应变化,聚焦品质、效率和真实需求,才能在行业变革中站稳脚跟。

 

未来两年,随着集采范围扩大和新药典标准落实,中药行业将加速洗牌。大型企业凭借资金和规模优势占据主导地位,中小型企业则被迫转型为细分领域专精特新企业或退出市场。

面对这场淘汰赛,企业唯有告别传统营销模式,加强产品质量与成本控制,适应市场变化,才能存活下去。正如一位行业专家所说,无论药企、医药代表,还是医院、医生,都要谨记“合规”二字,让每一颗药都回归治病救人的初心。

 

来源:高久恒说药材。听高久恒说药材,吃放心药,过健康生活!中药材产供销(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运营请认准我,将带您了解更多中药材产业链知识。

 

 

 

 

百花农品-最具性价比的中药材线上平价商城,让更多的人用到实惠的真药材。购买中药材请认准百花农品,价格、质量很接地气哦!

 

 

 

 

 

 

 

 

标签:

【免责声明】

1.“高鹏说药材”致力于提供中药行业各类资讯信息,但不保证信息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合理、不准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

2.“高鹏说药材”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平台联系。

3.“高鹏说药材”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商业交易及或医疗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高鹏说药材”内容发生偏差,我平台不承担任何责任,包括但不限于法律责任,赔偿责任。

4.“高鹏说药材”各类带“原创”标识的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高鹏说药材(www.gpsyc.com)”。违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5.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