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信息交易平台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药市分析

中药材行业:新标准推动行业洗牌,农残与追溯体系成焦点!

时间:2025-08-03人气:作者: 管理员

2025年7月21日,重庆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通知,要求全市药品生产企业“对所有品种及全门类开展系统梳理,确保所生产的药品符合2025年版《中国药典》要求”,标志着新版药典的地方实施进入冲刺阶段。随着10月1日正式实施日期的临近,云南、湖南、重庆等中药材主产省份密集出台配套政策,一场以农药残留控制、重金属限量和全程追溯为核心的质量升级风暴正席卷中药行业。

一、新规落地,安全标准全面升级

2025年3月,国家药监局正式颁布202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这是我国药品标准体系的核心文件,也是中药材质量控制的最高法定依据。此次修订在中药领域进行了系统性升级,新增中药材品种28个,修订420个。

新版药典最显著的变化是对安全性指标的全面强化。在农药残留控制方面,禁用农药种类从33种扩增至47种(单体化合物从55个增至72个),首次对14种中药材的35种登记农药制定残留限量。人参中百菌清限量为0.5mg/kg,麦冬中多效唑不得超过0.5mg/kg。

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管控也迎来重大变革。新版药典首次对52种药材及饮片设定统一限量标准:铅≤5mg/kg、镉≤1mg/kg、砷≤2mg/kg、汞≤0.2mg/kg、铜≤20mg/kg。三七、大枣等低风险品种获得豁免批批检测的待遇。

在真菌毒素防控领域,黄芪、槟榔药材增加赭曲霉毒素A检查;麸炒薏苡仁饮片需检测黄曲霉毒素与玉米赤霉烯酮;红曲制剂则首次设立桔青霉素≤50μg/kg的限量标准。

二、检测革命,技术门槛大幅提升

为支撑新标准的实施,药典同步革新了检测方法体系。传统的气相色谱法被全面淘汰,取而代之的是LC-MS/MS(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和GC-MS/MS(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其灵敏度比传统方法提高10倍以上。

禁用农药多残留测定已成为技术攻关焦点。2025年7月,专业检测机构公布的实验数据显示,采用QuEChERS净化柱前处理结合GC-MS/MS分析,可实现柴胡、党参等药材中50种禁限用农药的同步检测,定量限远低于0.01mg/kg的限量要求。

云南省药监局在3月31日发布的《中药材质量标准研究技术指导原则》中明确要求,新标准制定必须采用国家法定部门认可的对照物质,且样品收集需覆盖至少3个产地、总量不少于15批。这使企业面临更高的质量控制成本和技术门槛。

 

三、产业震荡,中小企业承压求变

新版药典的实施正在重塑中药产业竞争格局。据行业预测,更严格的农残、重金属指标将推动约20%的中小企业退出市场。以延胡索为例,企业必须调整种植模式,改用低毒生物农药,同时加强饮片加工环节的清洗和干燥工艺。

在政策执行层面,各省正通过差异化措施降低合规成本。云南省药监局明确规定:仅涉及药品说明书和标签中“执行标准”项内容变更的情形,企业可自行修订无需备案。这一政策大幅简化了标准转换程序,减轻了企业行政负担。

各地也在加快地方标准体系建设以衔接国家药典。云南计划在“十四五”期间完成《云南省中药材炮制规范》2025版、《云南省中药材标准》2025版的修订;湖南则重点推进湘产道地药材标准研究;重庆依托三峡库区资源加强特色药材标准制定。

四、云南行动,打造标准示范高地

作为中药材资源大省,云南正借药典实施契机加速产业升级。2025年3月发布的新版《云南省中药材质量标准研究技术指导原则》,特别强调标准制定需考虑生态环境因素,保护生物多样性。

在省药监局的部署中,重点推进三项工作:修订《云南省中药材炮制规范》2025版,完善中药配方颗粒标准体系,推动彝药、傣药等民族药标准研究。文山三七、昭通天麻等道地药材成为首批标准化建设对象。

技术支撑体系建设也在加速。云南加快建设“以傣药彝药等民族药为重点领域的国家药监局重点实验室”,推进中药制药技术升级,鼓励企业运用新工艺、新剂型改进已上市品种。省药监局要求企业建立动态质量管控体系,针对灭菌参数、原料验收等关键环节开展主动风险分析。

 

五、全程追溯,数字监管重塑链条

新版药典最具变革性的要求是建立药品信息化追溯体系。根据规定,所有饮片包装必须标注“中药饮片”专属标识,并强制加载追溯码。消费者扫码即可查询药材产地、炮制工艺、检测报告等全链条信息。

云南等省正将此要求与地方产业规划深度融合。以文山三七为例,从种植环节开始建立数字化档案,记录农药使用、采收加工、质量检验等数据,最终形成“一物一码”的溯源标识。这种“从农田到临床”的全程追溯体系,将彻底改变传统中药材流通的“黑箱”状态。

2025年7月31日,穗港签署的药品监管合作安排进一步拓展了追溯体系的外延。两地将在中药质量国际标准制定方面深化合作,助推中药材标准与国际接轨。这为云南三七、湖南百合等道地药材出口创造了新机遇。

六、企业样本,小柴胡颗粒的标准化之路

白云山光华制药的小柴胡颗粒案例,生动展示了国家标准升级的实施路径。该企业作为技术贡献方,向广东省药品检验所提交了自主研发的小柴胡颗粒指纹图谱及含量测定方法,最终被国家药典委员会采纳。

其标准化实践包含五大关键环节:研发指纹图谱及多成分含量测定新方法;布局核心专利构建技术壁垒;通过多厂家多批次实验验证普适性;全程参与标准起草;协助完成专家评审反馈。这种“产学研协同”模式为新药典实施提供了可复制的范本。

在云南,本土药企也在积极行动。云南白药、昆药集团等龙头企业正参照药典新要求,对文山三七基地实施“土壤-种苗-加工”全过程管控,建立重金属及农残监测体系,为全省中药材种植树立标杆。

检测成本上升与技术壁垒提高,已成为悬在中小药企头顶的双刃剑。随着10月1日大限临近,云南各药材基地正加紧更换低毒农药,文山三七种植合作社负责人感叹:“以前用普通杀虫剂每亩成本50元,现在换生物制剂要200元,但药企收购价只涨了10%”。

 

行业阵痛中,中药产业现代化路径却日渐清晰。当消费者扫码即可追溯一瓶小柴胡颗粒从药材种植到成品的全链条数据时,当中药饮片通过穗港合作检测平台获得国际认可时,中国中医药的“质量革命”已悄然照进现实。新版药典的实施,终将推动这个千年行业完成艰难而必要的蜕变。

 

来源:高久恒说药材。价格单位若无特别注明,均为公斤价。中药材产供销(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运营请认准我,将带您了解更多中药材产业链知识。

 

中药行业入冬,守摊等客路越走越窄?养正居·鲜萃轻创为你破局!药商药农,这一次你不仅是供货源头,更是运营主角。

一部手机,双重身份,多劳多得,财富自己掌控!中医药轻创项目交流群,欢迎加入!

 

 

 

项目咨询联系人:安老师,联系电话:19356975166;

                         李老师,联系电话:17756819515。

 

 

 

标签:

【免责声明】

1.“高鹏说药材”致力于提供中药行业各类资讯信息,但不保证信息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合理、不准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

2.“高鹏说药材”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平台联系。

3.“高鹏说药材”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商业交易及或医疗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高鹏说药材”内容发生偏差,我平台不承担任何责任,包括但不限于法律责任,赔偿责任。

4.“高鹏说药材”各类带“原创”标识的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高鹏说药材(www.gpsyc.com)”。违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5.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