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信息交易平台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药市分析

股市暴涨资金外逃,中药材产新普跌成常态!| 云瓴观察

时间:2024-10-11人气:作者: 中康云瓴

一、高价刺激生产恢复,部分品种产大于需

中药材价格连续三年的多的暴涨,到2024年下半年,产新普跌、产新大跌已成为行情发展主流,随着秋季大产新全面开始,越来越多的品种加入到产新价跌队伍中来。从西北的党参、当归、黄芪、甘草等;东北的五味子、板蓝根、苍术、威灵仙等,到华北的半夏、北沙参、荆芥、防风、紫菀、射干等;华中的白芍、白芷、白术、白花蛇舌草等等,均呈现全面普跌态势,涉及区域广泛、覆盖品种多的特性。

一方面,经过几年高价刺激,中药材生产已真正恢复上来。2024年秋季,是中药材历史高价下第一个大产新年,种植时的高价做参考,高投资自然不会过多考虑,种植风险也会自我忽视。待到秋季产新,价格大跌,小户、散户因无地租,能精细管理,价格虽低,但单产高、投资相对低,尚能保本或有小利。但多数大户却因高成本、高投资、管理相对粗放,几乎是全线亏损。

另一方面,股市前期的连续上涨,也刺激囤货商特别是外围囤货商,急于将手中库存套现获利,从而进入金融和股市投资领域。由此,也加剧了今年下半年行情普跌局面。

二、近期产新品种涨跌情况:主要是前期高价品种回落

图1:近期产新品种涨跌情况

10个统计产新品种,9个下跌,仅有1个上涨,产新普跌是市场主流;从统计数据对比来看,跌幅超50%有6个品种,大多数品种出现“腰斩”情况,说明今年产新供应压力整体大增

北沙参:易种、易管,属于稳产、高产品种,且今年随着加工剥皮环节第三方代加工兴起,机械化程度提升,从而有效降低了加工成本和加工难度。此价农民仍将保持惯性种植,且随着今年籽种价大降,明年生产难大减,行情并未真正触底。

荆芥:半年生作物,生产投资极低,生产极易恢复,今年种植面积大,且整体长势好,产新行情一步跌到低位,此价种植户大多亏损,行情下跌空间已小。但受玉米价降影响,如散户自己种植,效益仍高于种粮,估计明年将以散户小规模种植为主,大户生产缩减。

白芷:几年价好,生产恢复,行情下跌情在理中。此品产地多,易种、易管,亩单产量高,今年价虽大降,但种植户并不亏损,短期内行情低位震荡运行为主。

射干:三年生作物,受2022年、2023年高价刺激,生产大扩,目前在地面积大,可采挖量逐年增加。加之此品用量小,一旦生产跟上,短期积压货源难消化,后市行情仍有向下压力。

当归:价高刺激生产,今年主次产区量均大,产新行情下走。只是受库存薄弱支撑,价格呈现震荡下行态势。此价仍相对较高,明年行情才有望真正触底。

半夏:今年种植面积属于历史最大一年,且天气正常,单产增加,又有库存压制,致使产新行情一步跌到低位。此价的确不高,是全国商家重点关注品种,随着产新深入,估计近期行情将多有震荡。

甘草:高价刺激生产,今年可采面积增,产新行情低开。此品虽属于特大宗品种,销量巨大,但产地多,资源难调研,市场专营性强,外围商家介入不易,短期重点关注实际产销情况。

水蛭:随着家养殖技术的成熟与提高,水蛭家养产量日益增加,加之终端需求下降,致使水蛭货源走销缓慢,行情持续下走。此价属于近年低位,后市关注产地生产变化情况。

五味子:生地在地面积有量、库存积压有量,只是人气基础好,致使行情一直震荡难稳,今年无特殊利好题材支撑,又逢市场降温,人气下降,产新行情低开,随着价位走低,关注商有所增多。

白术:今年安徽减产,河北丰产,当前历史高位下的白术,商家对后市也多有分歧。短期关注实际产新情况、走销情况。在当前多数药材行情走低情况下,白术一花独秀,将成为明年重点热门种植品种之一。

三、2025年中药材行情趋势,与粮价和劳力成本息息相关

1、粮价下跌,中药材种植热情高涨 2024年粮食价降,尤其是玉米价大跌,农民亩净收益不过200-300元,与前几年千元收益相比差距巨大,粮食做为农民种植主体品种,粮价收益的大跌,直接导致农民心理预期值大幅调低;粮价做为药价效益参考值,粮价降,药价成本也降,只要种药比种粮强,农民仍乐于种药材,目前药价虽大幅下降,但如产量正常,大多数品种效益仍高于种粮。且随着粮价下跌,地租高涨态势有望缓解。

2、经济下行,劳力成本压力缓解 经济下行,外出务工受阻,工值对行情支撑也将有所减弱。随着农村劳动力回流,种药人员群体基数将有所增加。这也将支撑生产短期难大减;同时,也会缓解过去多年来的劳力成本持续上涨压力。

3、籽种下跌,药材生产成本价相对下降 随着药价的走低,籽种价格也是同步大幅下降,2024年,疯狂的中药材籽种也大多创历史天价,籽种投资占比较高,当前,随着籽种价格走低,2025年,中药材籽种投资成本将大幅下降,药价低,投资也低,净收益不减。

综上所述,虽然目前行情普跌,但受惯性种植、投资下降、粮价下跌等多方因素影响,明年大多数种植户仍将惯性种植。只是种植规模、种植品种选择上会做调整,2025年中药材生产不会一步大减,需要持续低价煎熬,直到次产区、跟风种植户弃种,老产区减种,行情才真正到底。



标签:

【免责声明】

1.“高鹏说药材”致力于提供中药行业各类资讯信息,但不保证信息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合理、不准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

2.“高鹏说药材”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平台联系。

3.“高鹏说药材”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商业交易及或医疗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高鹏说药材”内容发生偏差,我平台不承担任何责任,包括但不限于法律责任,赔偿责任。

4.“高鹏说药材”各类带“原创”标识的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高鹏说药材(www.gpsyc.com)”。违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5.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