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统中医认为,每年农历“三伏”季节通常为阳气最为旺盛之时,对一些与寒邪相关疾病的患者可以使用“三伏贴”等方法进行治疗或预防。三伏贴是一种传统的中医外治方法,源于冬病夏治理念;特别是新冠疫情冲击,更增加了民众自我养生保健意识,使用“三伏贴”等冬病夏治人群翻倍增长,客观上促成了了延胡索、细辛等中药材价格明显上涨。
今年三伏天的时间是7月15日至8月23日,入伏以来,“三伏贴”成为人们养生的首选,又对哪些原料供应造成冲击呢?
图1:新冠疫情期间民众中医药消费舆情监测
据百度指数对新冠疫情期间民众中医药消费舆情监测,民众对于“中医”和“中药”的关注高峰分别是2020年2月17日、2022年12月12日和2023年7月10日,2023年关注冬病夏治人群翻倍增长。同样,据中康CMH和中康云瓴数据监测,2023年7月10日,甘遂、延胡索、白芥子、透骨草等品种销售量在线上或线下阶段性上涨。说明中医中药已成为民众最后一道“心理防线”,在经历恐慌期后,使用中医药方法健康养生已成为一种自觉行为。
图2:2024年7月“三伏贴”百度指数
“三伏贴”主要适用于呼吸道、调脾胃、妇科疾病、气血亏虚、风湿病等多种病症,针对不同病症,贴于对应穴位可达到调理效果。据百度指数显示,自7月以来,“三伏贴”的搜索热度高涨,环比上升256%,其中入伏当天搜索热度达到峰值。
图3:2024年7月“三伏贴”省份搜索指数
从省份分布来看,搜索热度最高的是广东,其次为北京、浙江、山东等。据美团买药发布的《夏季养生健康指数报告》显示,南方城市的养生需求高于北方城市,在入伏以来,三伏贴销量环比入伏前增长231%,其中,广东有4个城市进入“三伏贴”热销城市TOP 10,分别为深圳、广州、东莞、佛山,当之无愧的“养生大省”。
图4:2024年7月“三伏贴”搜索人群年龄区间分布
从搜索人群年龄区间分布来看,中青年对“三伏贴”的关注度较高,年龄区间占比最高的是30至39岁,其次是20至29岁,养生呈现年轻化趋势。三伏贴在医疗机构以及电商平台渠道销售也很火热,如一款名为北京同仁堂三伏贴的产品,销量全网热销30万。另外,多款不同品牌的三伏贴在售产品月销量都在万件以上。但不同品牌的三伏贴成分及用法不尽相同,消费者在购买时需仔细甄别。三、冬病夏治热潮,促成“三伏贴”原料价格上涨32.6%
图5:三伏贴主要原料价格趋势(2023.6 vs 2024.6)
“三伏贴”经典配方主要由白芥子、延胡索、干姜、细辛、吴茱萸、甘遂、羌活、白术、草豆蔻、肉桂等组成。其中,有6个品种价格上升,2个品种价格下降,2个品种价格持平。以此配方制作的“三伏贴”,每贴原料成本价同比约增加32.6%。白术:受安徽、河南暴雨影响,白术受灾,持货商信心坚挺,行情明显上涨,只是历史高位下,外围商家多观望。当前正值北方多雨时节,河北白术也将面临大雨考验,在产新前这种高价运行仍将持续。羌活:由于野生羌活属于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禁止采挖,而家种羌活生长周期较长,前几年市场价格偏低,产区种植面积减少,随着连年采挖,产区在地面积减小,近段时间该品种走动加快,市场价格随即上扬。四、综合评价
1、三伏贴原料个性化明显,南北差异大 通过中康云瓴数据监测,由于南北人群体质差异和气候差异,全国各地使用的“三伏贴”原料各异,这恰恰体现了中医“辩证施治”的特点。“统一标准、统一原料”这种僵化思维,反而不合时宜。
2、相关中药材原料消耗将加大 由此,白术、羌活、肉桂、干姜等三伏贴主要中药材原料消耗将出现阶段性增长,部分野生药材供给,也可能出现阶段性紧张,行情上行,供需双方应提前做好预案。
更多详细解读,请参考中康科技中药产业数据系统即将推出的《2023年中药产业发展蓝皮书》内容!
【免责声明】
1.“高鹏说药材”致力于提供中药行业各类资讯信息,但不保证信息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合理、不准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
2.“高鹏说药材”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平台联系。
3.“高鹏说药材”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商业交易及或医疗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高鹏说药材”内容发生偏差,我平台不承担任何责任,包括但不限于法律责任,赔偿责任。
4.“高鹏说药材”各类带“原创”标识的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高鹏说药材(www.gpsyc.com)”。违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5.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