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其他中药材,白芍的种植相对比较简单,被称为“懒人”的药材。白芍种植南北方均适宜,白芍道地产地有安徽亳州、四川中江、山东菏泽、浙江磐安四大产地,产出白芍分别称亳白芍、中江白芍、菏泽白芍、杭白芍,除四大产区外,黑龙江、新疆、山西、河南、河北等均有大面积种植。白芍适合在土壤疏松肥沃、土层深厚、排水良好、通风向阳的地块种植,亳州白芍采用芽头繁殖的方式进行种植。
宜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夹沙土种植。安徽亳州多选耕作性能良好、肥沃疏松的砂、淤二合土种栽,生长发育良好,产量较高。于前作收获后,将土地深翻土壤40厘米以上,经多次翻耕,整细耙平,施足基肥,播前再浅耕1次,整平后作宽1.3米的高畦,畦沟宽30厘米,深20厘米,四周开好深的排水沟。
二、栽种时间及方法
宜于8月上旬至9月下旬适期栽种。过迟,芍芽已发出新根,气温逐渐下降,种后发根慢,影响翌年生长且产量低。应在酷暑过后立即栽种。栽时按行株距60厘米x40厘米挖穴栽种,穴深12厘米左右,直径20厘米左右,先挖松底土,施工腐熟厩肥或火土灰,与底土拌匀,厚5~7厘米。然后,每穴栽入芍芽1~2个,芽头朝上,摆于正中,用手边覆土边固定芍芽,深度以芽头入土3~5厘米为宜,后盖土稍高出畦面,使呈馒头状小丘,以利越冬。每亩需用芍芽栽种3000-3500株。
1、中耕除草:栽后第2年早春土壤解冻后,开始中耕除草。尤其是1~2年生幼苗,要勤除草,见草就除,避免草荒。第3年中耕除草3次。第1次于春季齐苗后,第2次于夏季杂草大量滋生时,第3次于秋季倒苗后。第4年中耕除草2次。第1次于春季齐苗后,第2次于夏季杂草滋生时,除尽杂草。中耕宜浅,不要伤根。
2、追肥方法:芍药喜肥,除施足基肥外,于栽后第2年开始,每年追肥3~4次。每年的第1次于3月结合中耕除草;第2、3次,分别于5、7月生长旺盛期;第4次在11~12月。
3、白芍在生长过程中,喜旱怕涝,一般不需灌溉,遇到长时间干旱时,进行适当灌溉即可。雨季,要注意及时排除地表积水,防止烂根发生。
4、白芍种植后,每年需要中耕除草4-6次,促进植株生长,中耕时要浅耕,以免伤害到根系,导致死苗。每年10月底或11月初气温开始下降,地温也随之下降,需要将地面10厘米以上的枝叶剪除,有利越冬。
白芍在种植4年后即可采收,采收时间在6-9月,不宜过早或过晚,过早采收会影响到产量和质量,而过晚淀粉已经转化,过于干燥不坚实,易碎。采收时选择晴天,将地上根茎区别割除,将根茎挖出,去除泥土。
白芍种植的经济效益:白芍一般亩鲜品产量在1500公斤左右,现在鲜品收购价是15元。一亩地的毛收入是22500元,去除人工、种子、机械、肥料等成本,一亩地的纯利润在10000元以上,且其中三年有种花的收益,而第四年的白芍芽头又可作为种苗进行种植和出售,预计每亩种苗在800公斤左右,按当前10元,则种苗收益为8000元,三者合计四年收益在25500元,相当每年在6000元以上。种植效益是相当不错的!
总的来说,白芍具有种植简单适应性广、市场需求大、经济效益高的特点,因此现在能及早参与白芍种植,那在未来三年就能获取广阔的发展前景。
来源|药通网
1.“高鹏说药材”致力于提供中药行业各类资讯信息,但不保证信息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合理、不准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
2.“高鹏说药材”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平台联系。
3.“高鹏说药材”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商业交易及或医疗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高鹏说药材”内容发生偏差,我平台不承担任何责任,包括但不限于法律责任,赔偿责任。
4.“高鹏说药材”各类带“原创”标识的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高鹏说药材(www.gpsyc.com)”。违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5.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川产品种行情高峰期已过,即将进入两极分化通道! | 云瓴观察
川产品种包括四川、重庆及周边地区,品种多且地位重要,历来是中...(858 )人阅读时间:2024-04-23今日亳州安国药材行情|防己走动加快价升人气涨!地黄种植结束今
防己,受产地近日货源组织不易,防己产新也已经结束了。近期产区...(830 )人阅读时间:2024-04-23续断还有商机吗
别名:川断,接骨草。本品为川续断科植物川续 的干燥根。续断主...(533 )人阅读时间:2024-04-23防己行情短短几天上涨百元,是资源匮乏还是资本的力量?
防己,小品种,近三年价格一直在130元上下震荡。近期,短短几...(679 )人阅读时间:2024-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