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信息交易平台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情 > 品种分析

太子参产地报道

时间:2024-08-06人气:作者: 药通网

太子参产地报道

太子参益气生津,补脾润肺,70年代初(1973年)在福建柘荣开始种植,历经二十年的种植发展,到90年代初,全县种植面积达到万亩以上,后来成为国家地道中药材(太子参)证明标志。1993年,贵州施秉县牛大场镇人从福建引进太子参秧苗开始种植。经历近十年的探索、发展、创新。到2015年贵州太子参的种植面积已占全国面积的60%以上。总产量超过全国产量的一半以上。在药界一说到太子参,就会想到贵州施秉牛大场镇。这个生长于闽东北的润脾生津良药,成为贵州大山里老百姓的经济来源支柱产业,参农亩收入万元以上。并成为大山里黄土地种出的黄金,被称为中国太子参之乡。

安国太子参的种植追溯到2012年,一位有心的药商到贵州考察发现,太子参为当地农民创造了极高的经济效益,萌生了一个想法,随即把一些太子参秧苗带回安国。从此,太子参就深深扎在了安国以及周边县市的这片土地上。因为安国与福建柘荣,贵州施秉地理位置、气候类型均不同。气温差别比较大,刚开始试种的药农有些损失,但安国药市历史悠久,药材种植更是上百年历史,经验丰富。通过几年的种植,逐渐摸清了太子参的生长习性、种植技术、管理技术。积累的技术和经验,把原来的秧苗种植改为种子种植,这也大大的降低了成本,同时提高了单产。

安国太子参分为两种种植模式,一种是秋种,每年的10月下旬种植,种植后地膜覆盖到第二年的7月中旬收获。第二种是春季3~4月份种植,不用地膜覆盖,于当年的8月底收获,秋种可提前一个月采收。春秋季种植均为种子种植,由于安国地处平原,中药材近几年的种植、采收、加工都已趋向机械化,这就大大省去了人工,降低了成本。再加上种植技术的不断提高,管理水平跟得上,病虫害防治到位,抗自然灾害风险提高,使太子参的面积逐年增大,到2020年已达到了上万亩,今年的面积更是达到2万亩以上。从2022年开始安国以及周边的种植量基本持平甚至已经超过贵州施秉以及福建柘荣两大产区,且安国种植户仍有扩种的意愿。

综上所述,太子参今年亩成本在5500-6000元左右,正常年份亩产在300-350公斤,部分种植户管理细致的亩产甚至达到350-400公斤,按照现在价格30-35元收购的话,药农的纯收入应该在5000元左右。

今年太子参种植面积在15000-20000亩之间,从7月上旬零星开始产新到现在,基本年前覆膜种植的太子参均已起土采收,单产从250-400公斤不等,大量产新需要在8月中下旬,虽然今年的单产跟去年有一定的差距,但是今年的面积要大于去年,从而弥补了单产低的劣势,总体来说,今年的总产量较去年相比,应该会有所增加,究竟产新后期会如何走动,仍需关注市场的变化。

注: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作为从商者投资的依据。

来源|药通网

注:单位若无特别注明,均为公斤价。



标签:

【免责声明】

1.“高鹏说药材”致力于提供中药行业各类资讯信息,但不保证信息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合理、不准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

2.“高鹏说药材”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平台联系。

3.“高鹏说药材”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商业交易及或医疗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高鹏说药材”内容发生偏差,我平台不承担任何责任,包括但不限于法律责任,赔偿责任。

4.“高鹏说药材”各类带“原创”标识的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高鹏说药材(www.gpsyc.com)”。违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5.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