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信息交易平台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情 > 品种分析

康美药业起死回生?中药企业如何在“紧箍咒”下起舞!

时间:2024-06-13人气:作者: Ai本草

2024年,康美公司公布2023年度实现营业收入48.74亿元,同比增加16.6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3亿元,实现扭亏为盈。相比康美2020年净利润亏损额277.36亿元,实现了起死回生。

当时康美破产重组,很多人都认为康美倒下是一个时代的悲歌,毕竟身处同一行业大家心有戚戚焉。

一旦一个企业上市,就戴上了一个“紧箍咒”。一开始,很多企业肯定也和孙悟空一样,觉得不自由,到处碰壁,甚至受到了惩罚。但是最终能够走得远,都是能够理解和接受紧箍咒的企业。但就像孙悟空的紧箍咒一样,这种限制的另一面是一种认可,如果一味排斥这种限制,实际上也是在排斥来自一个资本市场的认可。在“紧箍咒”下起舞是企业必须具备的能力。

一旦上市公司挣脱“紧箍咒”,我们就只能感叹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美国安然公司财务造假事件在中国又重来了一次。以康美为镜,让我们不再重蹈覆辙。我们先从内部和外部两个因素找寻答案。

图1:ST康美药业2017-2023年核心经营数据

(来源:康美财报)

内部因素之一:董事会的“独立性”问题

董事会有两个职能,其中监督职能是重中之重。但是,在中国很多公司治理的案例中,都会发现董事会的监督职能非常薄弱。就在2019年4月底,上市公司康美药业承认了2017年多计入货币资金299亿,存货少计入195亿,坐实财务造假丑闻,而2017的年报审议,董事会成员竟然全都投下了赞同票。

这绝非个例,像康美药业这样董事会形同虚设的案例很多。那该怎么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呢?答案就是要增加董事会的独立性。

那么怎么增加董事会的独立性呢?我们不能指望内部董事自己监督自己,所以美国这样成熟资本市场的经验是,增加独立董事的数量,独立董事就是跟公司没有利益关系的外部董事。现实中,美国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平均会占到董事总人数的三分之二,很多公司都能达到80%多。所以,引进独立董事的想法是非常好的,但是在中国的实践中就变了味道。

其一中国是个关系社会。第二个原因是,中国公司的监督机构重复建设。第三个原因是,中国的相关法律法规还有待健全

其实说了这么多理由,都还不是最根本的。现在我要告诉你在中国,造成董事会缺乏独立性的最重要原因,其实是股权过于集中。

这么看来,股权分散为中国企业解决董事会独立性问题带来了契机,大股东的弱化会让公司更需要董事会,而对于董事会的需要,会倒逼监管机构去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外部因素之一:外部审计长期造假

2019年4月康美药业声称自己的299亿元现金不翼而飞,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监管部门的调查。最后发现是康美药业联合了他合作了19年的会计师事务所的造假行为。

因为这样的案子不在少数,所以有会计学者针对审计任期和企业财务造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研究。结果发现,一般当审计任期小于6年, 审计任期的增加对审计质量的正面影响更多, 因为会计事务所对这家企业的经营情况越来越了解,有问题也更容易发现。但是,当审计任期超过了6年, 双方合作的时间越长,会计事务所反而容易放松监督标准,出问题的概率就越大。

康美财务造假核心还是其业务能力不足以支撑千亿市场的估值,为了达成上市企业的要求,公司走上这条不归路。这次康美破产退市给行业企业哪些启示?

一、“三高”经营策略非常危险

小到一家私营个体,大到一家上市公司,很多经营者都是从草莽时代过来的。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绝大多数经营者对合规经营都抱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经营策略也是大开大合,玩的就是“三高”策略。

时代在变化,合规变得极为重要,尤其想要拓展海外市场。“三高”策略也危险重重,一不小心资金断裂暴雷,就会像康美一样走上不归路。

1.1高借款

图2:康美药业存贷双高(来源:康美财报)

康美药业财务数据不仅仅是借款高,是存贷双高,所谓存贷双高是指一家公司存款余额和贷款余额都非常高,这种情况是对资金的巨大浪费,一边需要支付高额的财务费用,一边账上还保留大量的现金,不符合商业逻辑。

国家高速增长,企业扩张,高额借款作为杠杆可以支持企业高速发展。可国家经济一旦下滑,企业利润无法覆盖借款成本就得不偿失。更可怕的是康美这种存贷双高,是对资金极大的浪费。

1.2高费用

表1:康美药业销售费用及主要对标企业销售费用

(来源:康美财报)

就看2019年,68家企业的销售费用占营收比中位数为34.29%,超中位数的企业共有34家,龙津药业、大理药业、嘉应制药三家企业销售费用占营收比超60%。其中,龙津药业和嘉应制药均处于亏损状态,净利润分别为-2310.74万元、-1.22亿元

销售费用最高的为步长制药,高达80.81亿元,其占营收比为56.68%。

目前,国家对药品流通环节回扣、药品进医院“走后门”等违法违规行为要坚决整治。那些销售费用高的企业就要注意了,国家对医药卫生等领域拿红包、收回扣、搞商业贿赂现象,要深入整治,特别要加大力度整顿药品流通秩序,推行药品购销“两票制”,遏制药品流通环节腐败。

1.3 高库存

前期业内普遍认为康美有价值,其背后有分布在全国各地的200万药农。康美药业在全国建设50多个药材种植基地,承担了云南、贵州、甘肃等多个国家级、省级贫困县的中药材种植产业精准扶贫工作。

图4:康美药业存货及占比(来源:康美财报)

康美311多亿的库存有多不靠谱?按照云南白药 2020 年的营业收入是320 亿,存货是100 亿,存货是当年营收的32%,康美2020年收入54.12亿,存货是当年营收的5.54倍。实际的存货周转率更低,康美的存货周转率 2020 年为 0.12,在所有中药企业中排名最低的。

可突然间,存货又突然暴雷,说少200多亿就又少了200多亿,现在公司账面上库存只剩下90多亿。这多少有些像农林牧渔上市企业,獐子岛的扇贝说长着腿跑了就跑了。中药上市企业如何避免农林企业的悲剧,库存的合理化管理势在必行。

二、普偏研发费用偏低

降低三高的同时,中药上市企业研发费用普遍低的情况也需要各大企业格外注意。吃老本没问题,但不重视研发,注定要被时代抛弃。就算差异化竞争,最后患者和医生还是要看疗效。

表2:康美药业研发费用及主要对标企业研发费用

(来源:康美财报)

世界上生物医药行业是一个对研发特别看重的行业,一款新药研发投入都在20亿美金以上。在硅谷,除了互联网科技就是生物医药公司。疫情冲击,生物医药营收有下降,但其技术在疫情中飞速发展,RNA疫苗和平台化治疗,让中药面临很大的外生冲击。

中药企业的研发投入低一直饱受诟病。2019年,中药企业研发投入占营收比的中位数仅为为3.28%,除3家未公布研发数据的企业外,只有33家中药企业达到/超过这个水平,研发投入占营收比超10%的仅有两家,分别为龙津药业和康缘药业。康美药业2013年至2017年合计4.86亿元,每年不到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约为0.5%。恒瑞医药2017年研发支出合计17.5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2.71%。

康美在智慧药房、饮片和颗粒剂等自己核心领域是否有机会深耕然后东山再起?只能说很难!中国大力推行法治,城市化进程加快,这意味中国逐渐从熟人社会变成了陌生人社会。陌生人社会最重要的是什么?合作与分工。分工与合作是陌生人基于契约关系建立的互相信任。在一个信用大于天的社会,失信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对中药企业几点建议:

1、合规,合规,合规,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千万不要踩红线。

2、合理使用贷款,贷款总是锦上添花,绝不是雪中送炭。保持存贷的合理比例,尤其是分公司多的上市企业,哪些分公司借款多,哪些分公司存款多,总公司需要与分公司需要共同制定合理的内部制度,保证资金的合理利用。

3、中药饮片企业,原料成本占比过大,天然就有像康美一样囤积原料的动力。低价时买入,高价时财报好看。康美就是在三七这个品种上尝到甜头,短短一两年,三七行情翻了十倍。这种投机行为,成功9999次,但只要一次失败就是深渊。低价采购是一方面,另一方就是增加产品附加值,让原料成本只占到产品价值的10%以下。

4、控制费用是老生常谈的问题,现在国家严控医药流通环节的回扣问题,企业们各显神通吧!

5、集采过后,仿制药一片血海。如何进入蓝海?开发自己的特色产品,像云南白药做日化,牙膏全国占有率第一,像片仔癀做独家保密配方?或者干脆进入朋克养生?国家已经提出,要引领产业优化升级,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积极发展工业互联网,加快产业数字化。这些都需要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战略。

对一家公司,在没有获得融资时,它尽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情;一旦获得融资,就如同戴上了一个紧箍咒,有了很多限制。比如创始人不能随意给自己开工资,要注意节省办公成本,做事情必须规范起来等等。等到初创公司被大公司收购或者自己上市,就有了更多的限制。但这些限制、这些“紧箍咒”,恰恰是这家公司被市场看好的证明。

加在公司上的紧箍咒不是摆设,有时候会带来严厉的、甚至是刻骨铭心的惩罚。但也正是靠着这些紧箍咒,很多公司才能成为一家做长久生意的企业。

用林肯的那句话结尾,你可以在所有时间里欺骗一部分人,也可以在一段时间里欺骗所有人,但是你不可能在所有时间里欺骗所有的人。



标签:

【免责声明】

1.“高鹏说药材”致力于提供中药行业各类资讯信息,但不保证信息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合理、不准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

2.“高鹏说药材”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平台联系。

3.“高鹏说药材”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商业交易及或医疗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高鹏说药材”内容发生偏差,我平台不承担任何责任,包括但不限于法律责任,赔偿责任。

4.“高鹏说药材”各类带“原创”标识的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高鹏说药材(www.gpsyc.com)”。违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5.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