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信息交易平台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药市分析

热点∣ 中药材全链条质量监管为何落地难?

时间:2024-04-01人气:作者: Ai本草
每周带来不一样的中医药观察视角,能八卦的咱就不去闲聊。八卦心态笑看中医药行业大事件。    

一、“药都”亳州“网售造假风波”背后:中药材全链条质量监管为何落地难?

据药智网统计,2023年中药材抽验不合格数量为551批次,同比2022年上升20%,不合格药材品种达208种,且中药材不合格数量在药品质量不合格统计中连续5年占比第一。

当前,中药材造假的管控存在难点。对此,北京中医药大学法律系卫生健康法学教授邓勇3月25日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指出,首先,中药材的产地遍布各地,来源复杂,难以追溯;其次,造假者往往具有高超的造假技术和经验,难以被发现;此外,由于中药材的生产、加工、销售涉及多个环节,监管难度大。

邓勇指出,要建立统一的中药材质量标准体系,加强技术研发和国际合作,并对中药材生产、加工、销售环节进行培训。目前,针对中药,国家层面构建了从研制、审评、注册、生产、经营及使用质量等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的严格管理制度。

点评:中药材首先要遵从药典要求,但核心指标要为临床服务 。并且,不同品种应以以最佳疗效作为采收标准。

一是根茎类中药材以根及根茎结实、根条直顺、少分叉、粉性足的质量较好。采收季节多在秋、冬或早春,待其生长停止、花叶凋谢的休眠期及早春发芽前采收。

二是花类中药材应多在花蕾含苞未放时采收,质量较好。

三是果实类中药材应多在自然成熟或将近成熟时采收较好。

四是种子类中药材应在种子完全发育成熟、籽粒饱满、有效成分含量高时采收较好;对成熟度不一致的品种,应在成熟时随熟随采,分批进行。

五是叶类中药材宜在植株生长最旺、花未开放或花朵盛开时采收。   

六是全草类中药材应在植株生长最旺盛而将要开花前采收。

《药典》一共分四部,第一部主要收载药材和饮片、植物油脂和提取物、成方制剂单味制剂等,药材和饮片部分重点规定了性状、含量、浸出物等标准。

无论对中医临床还是中药质控来说,这些核心指标都必须为临床疗效服务,特别是在大数据技术成熟背景下,如何建立从临床实践到中药质量评价之间的通道,至关重要。最终实现中药质控为临床服务,而《药典》标准的制订,同样要有充分的临床应用数据支持,而不是单纯的实验室结果。

食品和药品安全隐患促使各类与之相对应的执行标准出现,用科学的手段去维护食品和药品的质量管控问题。但是,在执行的过程中,却因为客观原因与理论之间的矛盾冲突,导致各类问题频频出现。只有将传统经验与科学实践相辅相成,才能更好服务于中医药临床的研究和发展,否则将会成为阻碍发展的一把枷锁,让整个产业始终处于原地踏步的尴尬境地。

二、中药材市场冷热不均,交易快慢不定

抛开行情看实际需求,扣除投机性、投资性人为需求外,中药材市场实际需求并未有明显好转,大多数专营商反应不卖货,货卖不动,只是因火热的行情波动,掩盖或者延迟了因实际需求不足导致的商家恐慌性抛售现象 。

目前,中药材整体大势处于下调中的振荡期,部分热点品种涨价过快,过热。一切果,都是现在埋下的因,未来行情依然不确定,短期资金力量太大了。

市场方面:辛夷、蝉蜕、通草行情续高,白芍高位变现,高规格快升走慢,尾芍坚挺,赤芍价差大,要价提高;玄参、地黄、甘草粒、防风、牛膝、桔梗、太子参、罗汉果等供应有量;砂仁、红花小幅反弹;桑白皮、胖大海产新,市场回货,价格下滑。

产地方面:山东、山西、甘肃黄芩人气不减,继续上扬,产新结束;四川川芎进入产新,关注人减少,泽泻热度下滑;云南文山产新中的三七、山东麦冬受资金影响,小幅上调;甘肃地产品种走慢,山东槐花、槐角、玫瑰、云南乌梅、木瓜、河南山茱萸、内蒙、辽宁苍术、玉米须货足价滑。

标签:

【免责声明】

1.“高鹏说药材”致力于提供中药行业各类资讯信息,但不保证信息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合理、不准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

2.“高鹏说药材”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平台联系。

3.“高鹏说药材”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商业交易及或医疗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高鹏说药材”内容发生偏差,我平台不承担任何责任,包括但不限于法律责任,赔偿责任。

4.“高鹏说药材”各类带“原创”标识的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高鹏说药材(www.gpsyc.com)”。违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5.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