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读
2023年是中药材市场极不寻常的一年,一至三季度涨价是市场的主旋律,四季度即使行情有所回落,但中药材整体价格仍然居于历史较高位。据“中国·安国中药材指数”信息系统监测,2023年安国中药材价格指数整体呈冲高回落走势;8月中旬(2023.08.07-08.13)指数收于历史高位151.55点,随后指数开始回落,截至年末(2023.12.25-12.31),指数收于146.37点,较年内高位回落3.42%,但较年初141.96点仍上涨3.12%。
2023年,安国中药材产业发展指数不断走高,于三季度收于历史高位149.85点。细分指数中,发展规模指数屡创新高,创新发展指数强势上行,生产效益指数下降后也有所回升。安国中药材影响力指数回升明显,一至三季度指数快速上升至123.94点,四季度指数回落至117.04点,但同比仍上升19.94个百分点。安国中药材市场景气指数一直在荣枯线下方弱势运行,四季度指数表现出缓慢回暖态势。
一、2023年指数的主要表现
(一)安国中药材价格指数冲高回落
1-5月,安国中药材价格指数呈波动上行态势,6月上旬(2023.06.05-06.11)指数收于147.70点,较年初141.96点上涨4.04%。6月中旬起,中药材市场再次出现新一轮的价格上涨,直至8月中旬(2023.08.07-08.13)指数收于历史高位151.55点。
8月下旬至9月,市场商家多回归理性,市场内涨价品种数明显减少,安国中药材价格指数震荡下行。9月底以来,中药材市场交易活跃度下降,部分药材品种价格出现趋势性下跌,安国中药材价格指数呈连续下降走势;截至年末(2023.12.25-12.31),指数收于146.37点,较年内高位回落3.42%,但较2022年末仍上涨3.41%。
2023年安国中药材价格指数走势
纵观全年,2023年中药材价格上涨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一是上半年外部游资和热钱的涌入,不断助推中药材原料行情持续高涨,尤其以低价位和需求量较小品种为甚;
二是市场内散户趁机囤货,导致市场流通减少,进入到“囤货-价格上涨-囤货”的循环,中药材的供给和需求失衡;
三是政策利好驱动,中医药产业蓬勃发展,中药工业特别是中成药原料消费增加;
四是老龄化与农村空心化,农业劳动力流失,中药材种植成本逐年上涨。
安国中药材按药用部位可分为动物类、根茎类和果种类等12个子类, 2023年9个子类价格指数上涨,3个子类价格指数下跌。各子类价格指数涨跌情况如下:
2023年安国中药材各细分子类价格指数涨跌统计
其中,根茎类中药材价格指数领涨,年内整体上涨15.20%。代表品中,白术、细辛、猫爪草、牡丹皮以及紫菀等药材价格实现翻倍上涨;党参、当归、锁阳、麦冬和浙贝母等药材同样涨幅显著。动物类、植物皮类、菌藻类、茎木类和植物花类中药材价格指数年内上涨5%以上。代表品中,牛黄、小通草、僵蚕、猪苓、三七花、款冬花和金莲花等药材行情表现亮眼。矿物类、树脂类和果种类中药材价格指数分别上涨4.06%、1.54%和1.36%,涨幅相对较小。其他类和全草类中药材价格指数年内分别下跌3.63%和8.24%。植物叶类中药材价格指数下跌明显,在紫苏叶、罗布麻叶和大青叶等药材价格回落影响下,指数年内收跌20.38%。
(二)安国中药材市场景气指数弱势运行
2023年,安国中药材市场景气指数表现一般,仍位于不景气区间弱势运行。
2023年安国中药材市场景气指数走势
上半年,安国中药材市场景气指数的表现与市场火热的涨价氛围形成鲜明的反差。1-3月安国中药材市场景气指数位于90点下方波动,4月指数小幅拉升至92.25点,但随后的5月和6月指数再次显露疲软态势,分别为92.10点和91.40点。
经市场调研得知,上半年,虽然部分药材品种价格上涨迅猛,但实际交易量是略显冷清的,在目前药材淡季的情况下,市场实际需求量较少,主要还是受大量外来资金的影响,导致市场内出现中药材交易量少价格却反升的情况。因此,中小型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及商户承压较大,采购端价格猛涨,但终端价格却不能及时调整,利润空间压缩明显,生产成本和售价形成严重倒挂现象,从而导致了经营效益不佳以及对未来市场信心的不足,甚至引发对市场有可能下行的担忧。
下半年,9月景气指数表现相对较好,为全年最高94.10点,其余月份表现平平,围绕90点上下波动。其中,10-12月景气指数表现出缓慢回暖态势,分别为89.75点、89.95点和90.00点。
经分析得知,7-8月,在中医药协会发布倡议书以及有关政府部门对中药材市场开展调研之后,市场热度明显降低,多数商家恢复理性;虽然8月河北地区受罕见暴雨天气影响,也不乏白术、荆芥等热点品种爆出,但持货商对于后市有不确定性,多选择微获利出仓,两月景气指数表现较为接近。9月,大宗品种整体交易量疲软,但附子、猫爪草、紫草等药材价格暴涨也为不少商家带来可观收益,市场景气指数明显回升。10-12月,药材市场表现“旺季不旺”,多数大宗品种行情处于高位,市场实际消化缓慢,景气指数再次回落至相对低位运行。
(三)安国中药材产业发展指数不断走高
2023年,安国中药材产业发展指数较2022年整体走高。三季度指数达到历史高位149.85点,四季度指数环比微降,为148.75点,但同比仍上升10.04个百分点。
2022、2023年安国中药材产业发展指数走势
产业发展指数下设发展规模、生产效益和创新发展三个细类指数。具体走势如下图所示:
2022、2023年安国中药材产业发展细分指数走势
发展规模指数屡创新高。一至三季度,在安国药企资产总额和销售总额持续增长的推动下,发展规模指数分别升至160.60点、164.43点和171.09点,环比分别上升1.56、3.83、6.66个百分点。四季度,安国药企资产总额仍呈增长态势,但受限于销售总额的小幅下降,发展规模指数回落至166.83点,同比仍上升7.79个百分点。
生产效益和创新发展指数一季度同步上行,二至四季度走势相反。一季度,生产效益和创新发展指数分别升至137.29点和129.47点,环比分别上升5.04和1.72个百分点。二至四季度,生产效益指数先降后升,创新发展指数则冲高回落。其中,生产效益指数二季度开始下降,三季度指数为年内最低点129.98点,四季度指数回升至133.54点,环比回升3.56个百分点,同比上升1.29个百分点。创新发展指数二季度开始大幅上升,三季度指数为年内最高点151.51点,四季度指数回落至148.46点,同比仍上升20.71个百分点。
(四)安国中药材影响力指数明显回升
2023年,安国中药材影响力指数整体回升明显,一至三季度指数连续上升至123.94点,四季度指数回落至117.04点,但同比仍上升19.94个百分点。细分指数中,网络舆情指数表现更为亮眼,搜索热度指数则略显疲态。
2023年安国中药材影响力指数走势
上半年,河北安国市中医药管理局的成立,以及第二十五届国际药材节和第三届中医药国际化发展论坛在安国的成功举办,引起相关新闻报道及报刊资讯大幅增加,助推网络舆情指数不断走高。一、二季度安国中药材网络舆情指数分别为139.10点和168.75点,环比分别上升22.32和29.65个百分点。
三季度,安国中药材网络舆情指数再次明显上升,达到年内高点 184.57点,环比上升15.82个百分点。主要受三个事件影响:一是安国市委书记张冠群接受澎湃新闻专访,表示中医药产业迎来了最好的时代,安国中医药特色鲜明,将全面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化中医药之都;二是河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将支持安国等地中药材市场数字化、标准化、国际化建设,力争建成北方最大的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药材提取物出口创汇示范区;三是河北大学“薪火岐黄”科研团队助力安国中药材产业优化升级,赋能乡村振兴。四季度,安国中药材网络舆情指数有所回落,收于162.86点,但同比仍上升46.08个百分点。四季度,河北保定中药材农机推广“田间日”等一系列活动为安国中药材产业带来不少流量。
安国中药材搜索热度指数走势与网络舆情指数基本相悖。一季度受安国市中药材批发交易市场暨大健康专业市场于2月初隆重开业消息提振,收于88.62点,环比上升11.21个百分点,为年内高点。二、三季度搜索热度指数呈下降态势,四季度指数有所回升,最终收于71.22点,环比上升7.92个百分点,同比下降6.19个百分点。
二、2023年指数深度解析
(一)指数构成品种整体涨跌分析
2023年,安国中药材价格指数所监测的571个品种中,上涨品种数有273个,约占整体的48%;有198个品种下跌,占比约35%;剩余100个品种价格无明显涨跌,占比约17%。
年内价格指数上涨的273个品种中,涨幅在100%及以上的品种有11个,涨幅在50%-100%(不包括100%)的品种有46个,涨幅在20%-50%(不包括50%)的品种有63个,剩余153个品种价格指数涨幅集中于0%-20%之间。
2023年安国中药材价格指数涨价品种涨幅分布
价格指数涨幅前十品种中,细辛、冬瓜子、香薷和小通草等药材受市场可供货源减少影响,价格明显上涨。
白术自2023年初起价格开始不断攀升,5-8月受产地多轮大雨和高温天气影响,价格上涨加速,两年生统货直奔100元/吨高价,9、10月价格有所松动,目前产新过后,行情在坚挺中运行,价格指数年内整体上涨213.60%。
猫爪草价格指数年内上涨163.58%,在今年产地传出减产消息以及随着市场库存得以消化的影响下,市场价格大幅走高。
天然牛黄,受来货量少影响,行情不断攀升,现市场天然牛黄报价在140万-150万/吨之间。
行情平淡了多年的胖大海,在2023年迎来了爆发,市场价格在4月强势上扬,后期随着货源陆续消化,并且长果产新进口来货量依然较少,胖大海行情高位坚挺运行,价格指数年内上涨141.79%。
紫菀,作为一个小品种,以往行情多处于平稳运行,商家较少关注。在2022年冬季产新减产以及疫情防控调整之后,市场供不应求,行情一路上扬。目前,随着2023年新货产出量增多,行情有所回落,但价格指数仍较去年年底上涨137.80%。
牡丹皮,作为2023年的热点品种之一,价格指数年内上涨111.61%。在进入2023年后,随着市场库存消耗,叠加牡丹皮加工费工、费时,价格又相对其他品种较低,引起药商再次关注,价格在交易活跃中快速走高。
2023年上半年涨跌前十品种
价格指数跌幅的前十品种中,荆芥、车前子、罗汉果、沙苑子、紫苏叶以及瞿麦等药材受2022年行情高涨刺激,2023年农户种植面积扩增,生产积极性大增,导致产量大幅增加,价格明显回落,年内分别下跌39.57%、52.56%、53.57%、54.18%、66.13%和76.74%。
樟脑、苏子、佩兰和贯众等药材市场实际消化能力有限,货源供应充足,价格有所回落,年内分别下跌37.56%、44.00%、53.78%和55.40%。
(二)指数构成品种各月度涨跌分析
2023年,各月价格上涨品种数变化较为规律,1-5月,价格上涨品种数不断增多,随后6-12月上涨品种数不断减少;跌价品种数在4月、5月以及8-12月较多。
2023年安国中药材价格指数构成品种各月涨跌数统计
具体来看,1-5月,涨价品种数呈不断扩大的态势,5月涨价品种数为191个,占比接近33%,达近半年峰值,跌价品种数于4月达顶峰177个,占比为31%,5月跌价品种数微幅缩减;6月,市场内涨、跌价品种数明显减少,在上游企业、地方中药协会和各大媒体轮番对中药材快速上涨行情进行报道后,国家及地方政府高度重视中药材价格剧烈波动对行业的影响,6月最后一周产地、市场中药材行情热度有所下降。
下半年,涨价品种数不断下降,直至12月为71个,全年最低。8月开始,跌价品种数多于涨价品种数,中药材普涨局面开始有所降温;11月和12月,随着中药材大宗品种产新陆续落下帷幕,产量逐渐明确,大量新货涌入市场,下跌品种数大幅增加。
(三)安国药企研发能力明显提升
2023年二至四季度,安国中药材产业创新发展指数下设的企业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占比、中药相关专业毕业生占比、R&D经费投入等细分指数较2022年明显提高。
近两年安国中药材产业创新发展细分指数统计
对于安国中药材产业而言,安国中药材企业内高学历人才的增多以及中药相关专业毕业生的增多意味着有更多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青年人才进入企业工作,企业研发创新需要的人力资源保障得到加强。企业R&D经费投入的增多则意味着企业投入了更多资金进行技术创新和研究,有助于建立强大的研发团队和实验设施;同时,研发经费的增加也可以促进企业与研究机构、高校或者其他企业进行合作,缩短新产品研发周期,加快产业创新速度。
近年来,安国坚持走创新引领发展之路,不断激活中医药产业发展潜能与活力。为强化创新驱动,提高科技实力,安国现代中药农业园联合京津冀中医药科研单位、高等院校,成立了京津冀中医药产业创新战略联盟,吸引了河北省中药材产业技术研究院、河北中药材检测中心等技术创新平台和科研机构,为安国中医药产业发展提供了科技、人才支撑,全面提升了产业核心竞争力。
此外,2023年11月,河北安国现代中药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与中关村科技园区平谷园管理委员会举行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协议签订后,双方将与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联合建立药食同源健康实验室,充分发挥中关村科技园区平谷园现代食品营养谷的研发优势、河北安国现代中药工业园区的中医药和药食同源产业资源优势以及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的学术科研优势,积极研发药膳大健康产品及新工艺,推动两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未来,安国将聚焦“振兴药都、二次创业”目标,从全产业链入手,全面发力,创新突破,在充分发展传统中药材种植、生产、交易等环节的基础上,不断延链补链强链,推动中医药产业实现高质量创新发展。产业的创新发展也将不断促进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为企业提供更广阔的创新空间和机会;而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又可以促进产业创新的发展和形成良好的创新生态系统,两者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因此,在安国聚焦中医药全产业链创新发展和安国药企研发经费投入不断增多、创新能力不断加强的促进下,安国有望加快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化中医药之都。
三、2024年中药材产业发展展望
(一)长新冠后,中药材产业仍存在发展良机
长新冠不是某种确切的“病”,而是一种长期的功能异常状态。一般被定义为:一个人因感染病毒而生病超过3个月,还持续存在或复发的症状,这些症状时有发生,会长期影响日常生活,一般来说,是身体炎症导致的问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有10%到20%感染病毒的人经历过某种形式的长新冠。
据统计,目前有超过200种可以影响日常生活的现象,都算在长新冠的症状里。每个人遇到的症状都不同,表现强度和形式也不同。这12种症状包括:嗅觉和味觉丧失、劳累后不适、慢性咳嗽、脑雾、口渴、心悸、胸痛、疲劳、性欲降低、头晕、胃肠道问题,以及动作异常。
除了症状多种多样,长新冠不是“某种确切的病”的第二个原因是,它往往查不出具体的器质性改变。所以,目前医学界无法将长新冠定义成一种确切的病,就把它定义成一种“长期的功能异常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中医药优势突显,中医注重“既病防变、瘥后防复”,强调病后的护理和康复,对于身体处于“残邪”“气阴损伤”“正气不足”等状态的患者来说,中医可以起到很好的调护作用。预计对于有长期咳嗽、皮肤过敏、呼吸道过敏、新冠后凝血异常、有血栓高风险等症状的患者所使用的中成药有望在2024年迎来明显增长。
(二)银发经济促进中药材产业发展
2024年1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银发经济是向老年人提供产品或服务,以及为老龄阶段做准备等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总和,涉及面广、产业链长、业态多元、潜力巨大。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事业产业协同,加快银发经济规模化、标准化、集群化、品牌化发展,培育高精尖产品和高品质服务模式,让老年人共享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
《意见》提出了4个方面26项举措。其中与中医药产业发展相关的主要有:优化老年健康服务:加强综合医院、中医医院老年医学科建设,提高老年病防治水平,推动老年健康领域科研成果转化;扩大中医药在养生保健领域的应用,发展老年病、慢性病防治等中医药服务,推动研发中医康复器具。
由此可见,银发经济发展将刺激中医药养生保健、抗衰老的需求大幅增长,对于滋补类、抗衰老的中药材将是长期利好。
文章来源:数亮指数
1.“高鹏说药材”致力于提供中药行业各类资讯信息,但不保证信息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合理、不准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
2.“高鹏说药材”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平台联系。
3.“高鹏说药材”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商业交易及或医疗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高鹏说药材”内容发生偏差,我平台不承担任何责任,包括但不限于法律责任,赔偿责任。
4.“高鹏说药材”各类带“原创”标识的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高鹏说药材(www.gpsyc.com)”。违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5.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日常分析: 防己人气较高,党参当归走滑,栀子高位慢销
1、总指冲高回落2024年4月23日(星期二)康美·中国中药...(955 )人阅读时间:2024-04-23周评:大宗疲软换锚,中小品反弹增多,渐入实需淡季
整体行情二次触顶后,避让舆情风口,行情开始震荡,新增力量有限...(730 )人阅读时间:2024-04-22一周行情总结:指数持平,麦冬继续回升,款冬坚挺向上
本报告的监测时间为2024年4月13 -19日,本周五,日指...(855 )人阅读时间:2024-04-20一周行情总结:指数持平,麦冬继续回升,款冬坚挺向上
本报告的监测时间为2024年4月13 -19日,本周五,日指...(809 )人阅读时间:2024-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