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信息交易平台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药市分析

2023年药市大盘点及展望

时间:2024-01-02人气:作者: 药通网


2023年药市大盘点及展望

花开花谢,四季交替,时光见证不朽。时间的指针带着我们走完惊喜、欢笑、忧愁、希望和失望并存的2023年药市。2023年的药市迎来了普涨、暴涨,也出现了历史上众多少有的“黑马”品种。

但是,大涨过后,也有不少高价药材迎来了价格回落,有货者一片恐慌,甚至有的被套牢。那么,2023年药市经历了哪些变化,有哪些品种出现了大涨,又有哪些品种价格出现了下滑?

 一、2023年涨幅较大的品种

虽然2023年药市在新年钟声中渐行渐远,但是,火热的行情留下的余温犹存。过去一年内涨幅较大的品种有:当归从58元涨至170元;党参从80元涨至190元;白术从30元涨至110元;紫菀从50元涨至110元;猫爪草从90元涨至400元;牡丹皮(刮丹90%抽芯)从40元涨至110元;白芍(统)从19元涨至48元;沙苑子从150元涨至320元;水牛角从50元涨至130元;蝉蜕(水洗)从470元涨至850元;麦冬(川产统)从85元涨至155元;知母(安徽产长片)从28元涨至49元;远志(筒统)从110元涨至230元;辽细辛(统根)从125元涨至300元;龙胆草(东北把草)从70元涨至160元;猪苓(陕西产小)从62元涨至130元;白及从108元涨至180元。

以上涨价的品种,目前多数出现了短期的价格回调。虽然有的药材生产尚未恢复,但是,因价格已高,需要实际消化库存夯实行情,更需要有新的利好,为下一波涨价注入动力。


二、高价药材开启下滑模式


虽然2023年有不少药材价格开启下滑模式,而且,有的价格已跌幅过半,但是,真正的低价并未到来,如:川芎,从2021年的45元高价跌至22元;泽泻,从2021年的46元跌至16元;郁金,从2021年的40元跌至18元;车前子,从60元跌至26元;川牛膝,从2020年的45元跌至20元;怀牛膝(平条),从2022年的40元跌至30元;防风,从65元跌至25元;北沙参,从45元跌至42元;紫菀,从110元跌至70元;知母,从49元跌至30元;沙苑子,从320元跌至55元。

这些药材价格之所以下滑,就是因为经历了两年或两年以上高价,种植得到大面积扩增,生产出现过剩,而且,有的品种目前价格药农仍收益不低,不足以打击种植户积极性,未来价格仍有下滑空间。



三、高价行情背后的恐慌


繁华过后,一片萧条。2023年8月当归、党参、酸枣仁、白术、牡丹皮、白芍、黄连、甘草、牛蒡子、夏枯球等,均达到了有史以来的天价,并把药市推向了高峰。

物极必反,盛极而衰。当大家做着一夜暴富的美梦时,火热的药市突然降温,涨高价的药材纷纷跌落下来,有货者无比恐慌,当归(散把)从170元跌至105元,党参(中条)从190元跌至115元,酸枣仁(98货)从1050元跌至810元,白术从110元跌至80元,牡丹皮(刮丹抽芯90%)从110元跌至85元,白芍(统)从48元跌至45元,黄连(单支)从350元跌至340元,甘草(58丁)从48元跌至30元,牛蒡子从42元跌至26元,夏枯球(统)从30元跌至22元,蛇床子从29元跌至23元。

多数高价药材价格的回落,药商们出现了恐慌情绪。一些有利好的品种也按下了暂停键,如:猪苓、白及、芡实、薏苡仁、柴胡、黄芩、人参、西洋参、高良姜、黑白胡椒、香砂、益智仁、薄荷脑、青翘、山茱萸、菟丝子、莱菔子、浙贝母、龙胆草、辽细辛、远志、巴戟天、升麻、粉防己、栀子、猫爪草,元胡等。



这些品种有的仍在涨价途中,有的在低价徘徊,有的尚未迎来真正的高价,有的利好已提前释放,需要实际消化库存,有的价格已高,需要有新的利好助力。经过实际消化后,不排除有的品种将成为未来药市“黑马”品种。


四、2023年药市几人输了,几人赢?


2023年中药材价格从普涨,到暴涨,在涨价过程中,有不少人赚了钱,而且,赚了大钱,成为真正的赢家。赚上百万元者数不胜数,赢利几百万元者也大有人在,获利千万元者也不是传奇。

正是有了少数人赚钱的效应,激励了更多的人不畏高价进入药市,开出租车的、卖包子的、理发的、卖服装的、搞装修的、经营建材的,开超市的等各行业人士蜂拥加入买药大军。社会闲余资金的流入,把更多的药材价格从一个高峰推向另一个高峰。

在这波涨价行情中,确实有不少人赚了钱,如:2019-2021年30-35元购买的射干,2023年上半年价格涨至200元以上时,有货卖出者都赚了不少钱。2020-2022年22-38元买的当归,2023年当归价格涨至160元时,如果卖出了,也赚了不少钱。还有2022年23元买的白术,2023年涨至80元以上;2019-2021年12元买的白芍,2023年涨至48元;2021-2022年20-40元(抽芯90%刮丹)购买的牡丹皮,2023年涨至110元。总之,凡是在近几年低价买的品种,在价格涨高时卖出者,都挣了不少钱,都是赢家。



同样,在这波药市大涨中,如果高价买货者,可能赔钱或者被套牢。如:60元买防风,35元买川芎,28元买泽泻,50元买车前子,40元买牛蒡子,38元买夏枯球,46元买知母,98元买牡丹皮,140元买红花,210元买青翘,25元买郁金,1600元买水蛭,150元买水牛角,320元买地龙,160元买当归,180元买党参,160元买射干,26元买生地,110元买柴胡,35元买枳实,50买瓜蒌(全),240元买重楼,45元买甘草(58丁)等等,凡是在以上价位买货者,估计,目前都赔钱了,2023年这些人应该是输了。

商场如战场,枪声响起,就会有人牺牲。当火爆的涨价行情结束后,真正的胜利者是低价买货,而且涨高价时把货及时抛出的。最后从小白到将军的凤毛麟角,多数人成了炮灰。没有只涨不落的行情,涨久必跌,跌久必涨。

红火三年多的药市,终于与2023年9月以后降温。从目前药市行情走势看,牛市行情已经过去,药市正慢慢进入熊市。


五、2024年药市展望


受涨价刺激,生产开始恢复的品种,2024年这些药材价格有望继续走低,如:党参、当归、甘草、款冬花、川芎、泽泻、车前子、麦冬、夏枯球、知母、紫菀、沙苑子、郁金、干姜、前胡、北沙参、防风、生地,怀牛膝等。

同时,在这三年药市红火中,价格没有出现多大涨幅,目前依然属于低价的品种,值得重点关注。如:胡椒、香砂、益智仁、薏苡仁、芡实、白豆蔻、草果、人参、西洋参、薄荷脑、桑葚、苏叶、菊花、罗汉果、金樱子、郁金、广藿香、木瓜、乌梅、枳壳、枳实等,以及一些野生药材。



以上药材有的已低价长达4-5年,多年生的植株开始老化,1年生的种植面积大减,只是有库存压力,使其涨价步履艰难。一旦未来有新的利好出现,很容易触动涨价按钮,有望成为新的一年药市亮点品种。

虽然说药市有“涨三年,落三年,不涨不落,又三年”周期规律,但是,在未来多数高价药材进入下滑之时,仍会有少数品种逆势上扬,成为药市一道靓丽的风景。

药商朋友,即使2023年赢了,也不要狂喜,输了,更不必丧气。没有大落,就没有大涨。也许几年过后,一些掉价品种仍会东山再起,到那时,仍会有更多的品种价格出现上涨,希望有更多的药商抓住机会,成为真正的药市赢家。

注: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作为从商者投资依据。

来源|药通网 

注:单位若无特别注明,均为公斤价

标签:

【免责声明】

1.“高鹏说药材”致力于提供中药行业各类资讯信息,但不保证信息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合理、不准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

2.“高鹏说药材”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平台联系。

3.“高鹏说药材”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商业交易及或医疗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高鹏说药材”内容发生偏差,我平台不承担任何责任,包括但不限于法律责任,赔偿责任。

4.“高鹏说药材”各类带“原创”标识的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高鹏说药材(www.gpsyc.com)”。违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5.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