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信息交易平台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药市分析

月评:中药材市场旺季不旺,十月产新压力加大!

时间:2023-09-28人气:作者: 中康云瓴

2023年9月1-28日,中康云瓴中药大数据中心监控监控的2650个品种(包括相同品种不同品规不同产地不同市场,下同)中,上涨品种数267个,较上期增加12个;下跌品种数224个,较上期减少49个,其余品种价格与上月相比波动不大。

一、涨价品种多于跌价品种
1.1 上涨品种简析

表1:本月涨幅前20的品种(单位:元/千克)

冬凌草,该品种属冷背品种,主要以成药药企直接到产地采购为主,饮片需求不大。由于库存薄弱,产地采购成本增加等因素影响,9月价格明显高于去年同期,市场全草价格在17元(千克价,下同)上下,切好的货零售价在25元上下。
猫爪草,今年产新减产,有资金关注,导致货源进一步减少,目前库存紧张,持货商惜售,行情涨幅较大,目前市场统货多要价在400元左右,水洗货喊价高达480-500元不等。由于价格过高,需求方基本停止采购开始观望。
附子,云南前期干旱影响了附子亩产,近期产区来货不多,市场有较多商家关注该品种。近期各产地行情上涨带动市场价格上扬,市场现清水白附片价格在140元左右,清水黑顺片售价100元,利好已经提前释放,云南产新后需要关注货源实际消化情况。
巴戟天,受产地连续降雨影响,新货产出量减少,价格较前期涨幅明显,目前市场巴戟肉小统货多要价在110-115元之间,中等货价在125元左右,大肉售价在130-150元之间,由于该品种货源质量不等、干度不同,市场、产地暂时要价较乱。
紫草,软紫草由于价高,商家按需采购,市场货源走动不快。由于产地资源枯竭,行情不断上涨,市场持货商惜售,价格也随着上涨,目前市场软紫草价格在480元上下,库存不足,短期内价格仍会在高位运行。
1.2 下跌品种简析

表2:本月下跌品种前20位(单位:元/千克)

冬瓜皮,今年新货量多于去年,受新货陆续应市冲击,商家积极出售,但货源走动缓慢,行情回落,目前市场统货多要价在8元左右,好统货报价在10-15元之间不等。
地黄,今年预计产量不小,虽然新货上市量不大,但价格持续走低,行情见底后,近日询价者增多,但货源走动不畅,价格依然疲软运行,目前市场生地黄统货多要价在20元左右。
车前子,市场库存充足,商家关注度不高,虽然近日产地走动略有加快,但由于市场缺乏实际需求,整体走销依然显得迟缓,受此影响,行情继续低迷下行,目前市场江西净货多要价在24-25元左右。
墨旱莲,今年新货量大,随着新货上市,农户采收积极性一般,市场可供货源充足,商家出货积极,但整体走动缓慢,价格下滑,现市场墨旱莲全草价格在6元上下,继续关注后期新货上市量。
太子参,市场陈货有量,加上新货入市,商家出货积极,导致产新季总体行情呈现下滑趋势,商家多以观望态度为主,货源走动缓慢,现市场小统货多要价在45-48元之间不等,中统货报价维持在55-60元之间不等,商家关注后市货源消化情况。
二、9月市场点评:旺季不旺,市场进入僵持期
与8月相比,本月涨价品种较上月增加12个,从涨价品种来看缺乏大宗品种,且涨价之后并未看到货源走动加快,反而出现价高导致需求方谨慎对待的情况;9月下跌品种较8月减少49个,下跌品种减少却并非因为市场交易火爆,而是市场交易冷淡,商家高位无法套现,故下跌品种数量的参考意义不大。
9月中药材药博会召开,原本是促进药企和供应商对接,提高中药材市场交易量,促进行业有序和谐发展。但由于大多数中药材品种均在高位运行,多数一年生品种均在10月集中产新,需求方并没有强烈采购意愿,导致市场处于僵持期,传统市场旺季并未如期而至。
9月上涨品种中呈现以下特征:
一是香料类需求增加 2023年国庆和中秋双节联动,从高铁票和飞机票预定情况统计,相比去年国庆,出游人数将暴增六倍。面对如此大的人流红利,餐饮企业提前大量采购原料,导致香料品种相比其他板块热度更高,走动也明显好于前期,白芷、山柰、荜茇、千里香、草豆寇、白豆蔻、胡椒价格上扬,花椒、干姜产新,鲜货充足,丁香平稳。八角茴香、孜然、高良姜、公丁香、山柰行情上行。
二是前期减产品种,因资金参与,商家随意提价 例如猫爪草价格已经脱离其实际价值,货源集中在少数囤货商手中,价格高得离谱。蔓荆子国产货产量不大,加上进口来货量少,在资金推动下行情上涨。巴戟天今年产能相对不大,加上资金运作,低位运行多年的行情终有上扬。
9月下滑药材品种特征如下:
一、前期高价品种遭遇需求萎缩,持货商积极出售  一些高价品种商家获利颇丰,部分商家满意目前收益,开始出货,但由于整体需求不畅,价格出现小幅下滑,如党参、当归、川贝母、甘草等。
二是本月产新品种增加,种植面积扩大的品种,部分面临较大产新压力  白芷连续两年的高价刺激种植,虽然没有库存,但由于产量较大,行情回调,但价格继续大幅下滑情况不会出现。如太子参、地黄、川芎、泽泻、车前子、冬瓜皮、青葙子、马鞭草、砂仁等品种,普遍因生产快速恢复,加上社会需求疲软,产新后迎来行情快速回落。
三、10月市场展望:秋季产新大月,种植户、持货商面临不小压力      
3.1 黄芪、当归、党参等大宗品种陆续产新
对于多数一年生品种来说,生产已经恢复,10月后会进入产新期,在产能增加的压力下,这些品种的行情难有好的表现,商家持观望态度,考虑产新后什么时间入手。同时,一些多年生品种,行情也脱离了其实际价值,就算产新产量不大,但持货商手中持有大量货源也是烫手山芋,一旦大盘出现异动,谁都很难快速脱手。10月产新品种包括当归、黄芪、党参、白术、桔梗、五味子、人参、西洋参、半夏、地黄、山药、牛膝、北沙参、瓜蒌、荆芥、天花粉、防风、白茅根、射干、芦根等。
3.2 药材价格高企,后期压力有望回落         
中药材价格失控,受影响更大的还是医药制造业。截至8月29日,已有64家中药上市公司公布2023年上半年成绩单。近八成实现营收、净利润双升。与此同时,中药上市公司的营业成本却也在悄然攀升,逾八成营业总成本同比增长。如贵州百灵今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9亿元,同比增长48.07%,营业成本同比增加60.58%;分析营业成本增加的原因,基本都是营业收入增长和中药材价格上涨所致。10月,中药材原料行情预计还是高烧不退,企业前期采购的原料也消耗较大,短期内成本压力加大,财报压力同样也大增,但中长期成本有望回落。
3.3 尽快建立大数据引领下的订单农业
引导资本合理有序投资生产源头,以市场需求导向规范化生产和基地化建设。优先在道地药材产区开展规模化订单农业 例如,国家应对目前已经种植成功的280多种中药材,以全国年用量来引导精准生产,优先在道地产地实施计划种植。尤其是全国年用量在5000吨以上的80个品种,由需求方提供质量标准与年需求量,由仓储物流基地来实施定点种植、计划管理、质量管控、溯源编码,防止农民随意发展种植中药材,种植面积大上大下,从而药贱伤农。
因此,我平台建议,在未来大量产新品种、高价风险品种、进口香料类品种以及易受干旱、暴雨影响的品种仍需密切留意,同时也要关注价格异动品种带来的风险。  
(文中除注明外,数据均来源于中康云瓴)

标签:

【免责声明】

1.“高鹏说药材”致力于提供中药行业各类资讯信息,但不保证信息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合理、不准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

2.“高鹏说药材”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平台联系。

3.“高鹏说药材”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商业交易及或医疗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高鹏说药材”内容发生偏差,我平台不承担任何责任,包括但不限于法律责任,赔偿责任。

4.“高鹏说药材”各类带“原创”标识的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高鹏说药材(www.gpsyc.com)”。违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5.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