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信息交易平台

当前位置: 首页 > 识药 > 认识药材

每日中药小故事之细辛

时间:2023-05-09人气:作者: 中药小故事

“细辛”最早的名字叫“散寒草”,更名“细辛”还有段故事。


有这么一位卖药郎中,年老体力欠佳,便收了一个年轻人做徒弟。年轻人有四快:吃饭快,走路快,说话快,办事快,就是心不细,做事粗枝大叶。一次,来一位“温热病”的病人,让徒弟取来“清凉药”。粗心的徒弟便取来“散寒草”,这是味温热性的药,病人服后心如火烧,喉溃舌烂,眼红口干。幸亏被老郎中及时发觉,否则病人会被活活烧死。又有一次,老郎中给潮热病人治盗汗咯血,徒弟又取错药,结果病人血尽身亡。死者家属告官,师徒俩吓坏了,只好远走高飞,跑到外县卖药度日,才免去了牢狱之灾。


此后,老中医将“散寒草”改为“细心”,为了使徒弟看到药名细心慎重,不再粗心大意。后来医生认为“细心”不像中药名字,便改名为“细辛”。这个辛字按中药性能“辛甘酸苦咸”五味起名,“散寒草”味辛,改名“细辛”也有这个缘由。


“细辛不过钱”逐渐成为中医用药的一条清规,成了古训。细辛有毒性但比较轻微,每天服用的剂量不超过三克就不会造成任何毒害性。超过以后就会有麻醉的效果,精神状态变差,还有全身抽筋等症状。严控每天摄入的细辛剂量,避免出现中毒迹象。严重的中毒反应会直接发生死亡危险的,必须立即去医院抢救。


从前有位老中医游走行医。他来到一个生活还算富裕的村庄,这里有几位老病号,还是蛮信任他。老病号觉得他瞧得准,巷里巷外都知道,一位后生来凑热闹,说他图凉快,光着膀子在院子里睡了一宿,第二天醒来便觉得冷,周身疼痛,鼻塞流涕。其实就是风寒感冒,老中医给他开了三剂九味羌活汤,并嘱咐一日一剂,病会好转。其实,这是小病,药到病必除。随之傍晚,院外便传来喧闹声,出去看看究竟,东家推他往后门跑,老中医不知何故询问,东家只让他快跑,以后再细谈。他只得作罢,先避一避。后来打听才知道,原来那后生买药回去后便叫媳妇儿给他熬药,媳妇拆开一看,见细辛药量偏少,只有其他药的三分之一,以为是开错了,便把三剂药的细辛量一次全熬了,心想着明日再去买些药补上。谁知后生服药后不到一个时辰,口唇发乌,满脸通红,呼吸急迫。家人哭的哭,叫的叫,思来想去,一个小小的伤风感冒被弄成这样,便叫上乡邻亲戚要捉老中医偿命。还好后生没有生命危险。这个病例给老中医带来教训,每次开细辛之药,都要对病者或家属千叮咛万嘱咐,唯恐酿成悲剧。同时也告诫他的徒弟们,“细辛”乃“细心”。



标签:

【免责声明】

1.“高鹏说药材”致力于提供中药行业各类资讯信息,但不保证信息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合理、不准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

2.“高鹏说药材”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平台联系。

3.“高鹏说药材”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商业交易及或医疗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高鹏说药材”内容发生偏差,我平台不承担任何责任,包括但不限于法律责任,赔偿责任。

4.“高鹏说药材”各类带“原创”标识的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高鹏说药材(www.gpsyc.com)”。违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5.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