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信息交易平台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情 > 品种分析

年终观察 | 2023年中药材跌价品种盘点及点评

时间:2024-01-16人气:作者: 中康云瓴

2023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中康云瓴中药大数据中心监控的2650个品种(包括相同品种不同品规不同产地不同市场,下同)中,上涨品种数1165个,与2022年相比增加183个,占比44%;下跌品种数 689个,与2022年相比减少54个,占比26%,走平品种796个,占比30%。

中康云瓴中药大数据中心平台统计显示,2023年跌幅超过50%的品种有50个,占所有跌价品种的7.3%,跌幅超过30%的品种有151个,占所有跌价品种的22%,跌幅超过20%的品种277个,占所有跌价品种的40%,其余品种跌幅未超过20%,占比60%。
一、跌幅前50的品种
表1:2023年跌幅前50品种(单位:元/千克)
二、部分跌价品种点评
瞿麦,前期高价刺激产量,市场库存充足,行情下滑,虽然近日价格较稳,但由于供应充足,加之缺乏实际需求,货源走势低迷,目前市场切好的货多要价在8元(千克价,下同)左右,未来行情低迷运行。
紫苏叶,高价刺激种植面积,产新后行情下滑,今年产新结束已有一段时间,随着产区来货量逐渐下降,市场货源正常消化,行情有回升迹象,现家种单面紫全叶货价格在16-17元之间。
马鞭草,属疫情品种,前期高价,产地来货增加,市场需求减弱,近期市场货源购销缓慢,终端客商按需采购,行情低迷。该品种目前有新货应市,市场货源供应充足。商家报价统货售价在8-9元左右。
罗汉果,产量突破历史高点,产新后行情下滑,因价低商家有关注,行情遂出现反弹,市场进入实际消化阶段,近日价格波动有限,且仅为商家按需购进为主,目前市场每箱700个货多要价在0.55-0.65元/个,每箱900个价在0.45-0.5元/个,每箱1200个的价在0.35元/个。
芦根,为疫情品种,新冠疫情结束后,需求减弱,市场库存充足,商家正常购销,目前市场货源供应稳定,近期行情变化不大,现河北统货价格在13-14元之间,质量一般的货商家要价在8元左右。
防风,今年产量翻倍,产新后行情一直走低,近日价格继续显滑,持货商积极出货,但整体货源走动缓慢,目前市场河北产的家种籽播货多要价在23元左右,且货源供应充足。
荆芥,今年产量增加,虽然前期河北受灾受到一定影响,但产能较大,产区来货量足,市场库存增加,行情在近期继续走低,现切段统货价格在9-9.5元之间,行情不稳商家多是按需购进。
佩兰,高价刺激产量,价格前期下滑,市场可供货源充足,近日走动一般,行情保持平稳,目前市场统货价在8.5元左右,切好的货报价在9.5-10元,且供应有量。
沙苑子,随着产区产新进入后期,新货价格快速下滑,近期货源实销,行情较为稳定,目前市场新货多要价在50-55元不等;商家积极出售包含量的陈货,行情逐步下调,持货商多要价在110元左右。
三、代表性跌价品种分析
3.1 罗汉果用量增加,无奈产能增加太快
图1:2016-2023年罗汉果市场价格走势(单位:元/千克)
1、产地集中,罗汉果资源容易恢复  罗汉果主要种植地区在广西,分布在桂林的永福县、兴安县、融安县、临桂县等地,产地相对集中,永福县是全国最大的罗汉果种植基地。罗汉果每亩种植110株左右,每亩收果8000-1.2万个。按照清明节下种前大个价格2.2元/个计算,农户预计收入高,因此纷纷扩种,产量较去年翻倍。          
2、罗汉果容易保存,商家视价格出售  罗汉果产新后,在干燥、低温、避光、通风的环境下,基本都可以保存2年,而且运输中出现破果的情况也很少,不到2%。一旦价格低于预期,收益偏低,农户大可加工成干品来储存待售,这也是近年罗汉果行情波动不大的原因。          
2023年罗汉果种植户收入2000元/亩,处于亏本状态,低价吸引行业外资金参与,行情有所上涨,但与农户无关,明年种植面积大幅萎缩是必然事实。但由于今年积累库存太大,行情想要大幅反弹也不太现实。  
3.2、太子参用量减少、叠加种植技术提高
图2:2016-2023年太子参市场价格走势(单位:元/千克)
1、种植技术提高  产地种植户经过十几年的探索与追求,完成了太子参种子种植,机械化种植,收获加工管理的全套方法,并且已在河北安国、无极大面积种植成功,由种苗种植改为种子种植,由人工种植改为机械化种植,由人工清洗改为机械化清洗,大量的节省了人工成本,以这套新方法种植太子参每亩成本约4500元左右,产量可达300千克以上,按45元/千克左右算,每亩收入可达13000多元,今年种植面积保守估计在1.3万亩,总产量3500吨以上,药农种植一亩收入可达8000-9000元。
2、整体药用渠道用量减少 从中康云瓴中药产业大数据统计来看,近几年,太子参成药渠道的需求增长幅度较小,不到5%,而饮片渠道需求下滑,相比2021年,2022年饮片渠道需求量下跌近10%。
一方面太子参药用渠道需求量减少,需求难有太大突破,另一方面,该品种曾经的高价,使得产地、市场商家关注度高,价格波动频繁,但因为种植技术的提高,农户收益大增,种植面积扩大,库存持续增加,短期内行情难有改观。
图3:2017-2022年国内太子参产供需及库存评估

注:更多详细数据及分析,请查询中康云瓴品种洞察产品

网址:https://yl.sinohealth.com

四、综合点评
一般来说,一个品种跌价的原因就在于产大于销,中药材这种需求相对刚性的行业,一旦高价刺激盲目种植,行情势必大幅下跌。
如果要将跌价原因再细分,则可分为以下几种:
1、高价刺激农户种植热情,产量增加,行情下滑  具体还可再细分为短周期品种和长周期品种,如紫苏叶、罗汉果、荆芥、沙苑子、车前子这些生长周期不超过一年的品种,涨价和跌价周期都很短;而如射干、前胡、党参、当归这类生长周期超过一年的品种,高价周期就相对较长,跌价周期也相对较长;柠檬、山银花、金银花这类花果类药材,种植后可采摘多年,涨跌周期就会更长。
2、野生变家种成功后,行情回到合理空间  如白及、赤芍、重楼以及玛珈、黑枸杞、石斛和山豆根就属于这种情况。前期因为野生资源匮乏,市场稀缺性导致价格飞涨,一旦家种成功,大量上市,行情就回归正常。
3、需求减少导致行情持续低迷下行  虽然对中药材行业的整体需求呈现增加态势,但总有些品种因为各种原因导致需求大减,比如新冠疫情结束后,如紫苏叶、马鞭草、芦根、绵马贯众等品种用量突然降低,药企前期备货充足,行情断崖下滑;如前期金银花和山银花,药典名称变更导致山银花应用场景减少,行情下滑;又比如国家严控中药注射剂导致相关药材需求量降低,如银杏叶、三七等。
4、过度炒作品种行情回归理性 部分品种本身确实有供需缺口,但同时也存在人为炒作成分,一旦资金逃离或跟风者减少,行情不可避免回落。如沙菀子、防风、川芎等。

(文中除注明外,数据均来源于中康云瓴)


标签:

【免责声明】

1.“高鹏说药材”致力于提供中药行业各类资讯信息,但不保证信息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合理、不准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

2.“高鹏说药材”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平台联系。

3.“高鹏说药材”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商业交易及或医疗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高鹏说药材”内容发生偏差,我平台不承担任何责任,包括但不限于法律责任,赔偿责任。

4.“高鹏说药材”各类带“原创”标识的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高鹏说药材(www.gpsyc.com)”。违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5.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