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信息交易平台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情 > 品种分析

辛夷花简析

时间:2023-12-07人气:作者: 药通网
辛夷,为木兰科植物望春花玉兰或武当玉兰的干燥花蕾,冬末春初采收。河南栽种辛夷品种主要为望春花,采收期在每年的10月份至次年2月份,即每年的二十四节气当中的霜降至立春,确切地说是待辛夷树叶脱落花蕾清晰可见至花蕾未开放前,是辛夷的最佳采收期,采收时间达4个月。

辛夷在今年11月份产新前,产地和市场仍有部分货源待售,根据质量不等,一般小花统货在50~55元,小花选货65元左右,大花统货57~62元,大花选货70~75元,货源走动一般,部分货源低于市场价积极销售。大家都认为产新价格将会有所回落,但随产新期临近,价格快速反弹暴涨引起了广大客商的高度关注,经深入走访鲁山和南召辛夷产地一线,综合分析以下几点原因供大家参考。

第一:产新期推迟,市场新货上市量少。
持续高温的暖冬天气,树叶延迟脱落致使辛夷产新期延后20天左右,辛夷树型高大,采摘花蕾需用绳索将周边树枝拉拢牵引才能安全采收,只有在树叶完全脱落,花蕾清晰可见才便于采收,河南辛夷产区基本在霜降(2023年10月24日)前后进入鲜花采收期,今年(2023年11月16日降温,树叶才逐渐脱落)的延迟采收导致新货上市推迟。

第二:采收人员有限,人工不足。

由于辛夷树叶延迟脱落未进入最佳采收阶段,外出务工人员大多未返乡进行采收,留守的老年人和儿童采收力度不大,鲜货产出量有限。
第三:80%辛夷种植户鲜货惜售,加工流通鲜花货源暂时偏紧。
受去年异常天气高温影响,部分辛夷的反季节开花产量减少的利好因素引起众多商家关注,抢收货源,价格低迷多年的辛夷由2022年7月份的一般统货27元开始上涨,一路飙升到当年辛夷产新结束,一般统货涨到46元,产区90%的药农在鲜花节节攀升的情况下选择鲜货销售,剩余10%左右农户的货源在干燥后,投资大户在行情的拉动下,一般统货升至55元每公斤,大花选货70元至75元每公斤。


这部分农户卖上了更高价格引起了产地大部分农户的高度关注,今年大多选择鲜货不卖等来年好行情的心理预期,目前这部分占比在80%左右,卖鲜货比例减少导致产地加工户竞价收购,价格也由最初的18元在短期内上涨到34.5元/㎏,使农户惜售心理进一步加重,鲜货质量更是难以把控。

第四:鲜货价格的不断攀升,新货成本上涨,部分库存待售货源惜售,持有者后期预期较高,要价较乱,使流通货源暂时显紧。
第五:加工户增多,货源分流储备,流通货源进一步减少。
由于近年来的中药材行业利好因素放大,今年新增多家辛夷加工户,在鲜货买货过程中价格是更胜一筹,在有限的鲜货货源供应情况下竞价抢购使货源分流,流通货源更显偏紧!
第六:辛夷处于用药旺季,集中采购。
辛夷主用于鼻炎类药,冬季是鼻炎患者高发期,辛夷近期饮片规格走动顺畅,小花统货走动一般。

综合以上分析,辛夷短期价格暴涨确有十足的底气,但能持续多远?经营商家和企业也应高度重视。

第一:辛夷整体供需基本平衡,现仍有库存待售货源,暂受鲜货价格快速上涨影响,惜售心理加重,要价较乱,交易不大。
第二:现阶段处于产新初期,受高价影响,往年弃采的种植区有望颗粒归仓,随产新深入,上市量将有所增大。
第三:辛夷大花品种局部虽略有减产,但今年雨水尚可,花蕾颗粒饱满,整体产量尚可。
第四:辛夷随产新结束,货源集中上市,价格将会是拐点。

第五:随辛夷鲜货价格的快速上涨影响,玉兰鲜货价格高达12.5元,产出量增加,约达600余吨,较往年增加约2倍,根据质量不等,干货价格在28元~35元。

第六:随着国家对中药材产业的扶持政策力度加大,在南召县和鲁山县对辛夷产业发展的引领下 ,辛夷种植规模逐年增大,产量也有所提升。
第七:今年第四季度随产新品种逐渐增多,整体中药材行情处于快速下行回归,市场经营商和企业多采用随购随销模式,销量将受影响。
来源|药通网 
注:单位若无特别注明,均为公斤价

标签:

【免责声明】

1.“高鹏说药材”致力于提供中药行业各类资讯信息,但不保证信息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合理、不准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

2.“高鹏说药材”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平台联系。

3.“高鹏说药材”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商业交易及或医疗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高鹏说药材”内容发生偏差,我平台不承担任何责任,包括但不限于法律责任,赔偿责任。

4.“高鹏说药材”各类带“原创”标识的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高鹏说药材(www.gpsyc.com)”。违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5.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