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信息交易平台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情 > 品种分析

昆药集团以价换量,集采“双刃剑”显现!

时间:2023-10-12人气:作者: 中康云瓴

昆药集团(600422)发布的2023年半年度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7亿元,同比减少10.8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3亿元,同比增加3.12%。

图1:昆药集团2016-2023年核心经营数据
一、以血塞通系列为核心打造强单品
昆药集团医药制药端包括昆药、昆中药、血塞通药业、版纳药业、贝克诺顿、贝克诺顿(浙江)、武陵山制药等7个国家 GMP标准的现代化医药生产平台,产品聚焦在心脑血管、骨科、抗感染、抗疟疾及脾胃类、舒肝解郁等治疗领域。
报告期内,昆药的核心产品注射用血塞通(冻干)持续实现稳健增长,同比增长 10%;血塞通软胶囊同比增长 18%。此外,围绕“大品种-大品牌-大品类”,重点打造以参苓健脾胃颗粒、舒肝颗粒、香砂平胃颗粒等为核心的强单品。
据昆药集团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 全年,参苓健脾胃颗粒实现销售 3.26 亿元,同比增长22.66%。中康CMH数据显示,2023年1-6月,参苓健脾胃颗粒在零售药店实现销售1.92亿元,零售市场份额达到78.99%。
本期,中康云瓴中药大数据从昆药集团第二大单品参苓健脾胃颗粒涉及原料角度,浅析企业面临的中药原料成本压力情况。
二、参苓健脾胃颗粒核心成分
表1:参苓健脾胃颗粒核心成分
参苓健脾胃颗粒可补脾健胃,利湿止泻,用于脾胃虚弱,饮食不消,或泻或吐,形瘦色萎,神疲乏力。
三、参苓健脾胃颗粒原料价格涨跌
表2:参苓健脾胃颗粒原料涨跌表(单位:元/千克)
参苓健脾胃颗粒核心原料在2022年1月-2023年9月期间,上涨品种6个,占比60%,下跌品种3个,占比30%,走平品种1个,占比10%。
四、核心成分行情点评
北沙参,目前进入产新期,新货上市,商家关注力度较高,行情在高位运行,现市场新统货售价在45-50元(千克价,下同),选货价格55-60元,装箱原条售价56-60元,随着产新深入,预计后期货源上市量会增多。
茯苓,由于价格不高,近期市场大货时有走动,而小批量采购的商家更多,市场货源供应量充足,总体行情暂无明显波动。其中云南茯苓统丁售价28-29元之间,目前产地鲜货正值产新,今年产量正常,预计行情波动不大。
白术,市场货源小批量走动畅快,商家多是按计划采购为主,行情近期有所调整,现安徽两年生一般统价格在85-90元之间,大片价格在125元上下,商家关注后市产新情况。该品种产区广泛,一年生白术生产极易恢复,预计后市下行压力加大。
山药,距离产新期不算太远,商家多持观望态度,近期货源正常购销,价格与前期保持平稳,现市场山药毛条个子价格在16元上下,继续关注今年货源产出情况。
白扁豆,受云南干旱影响,产地、市场合格货源不多,近期行情止升暂时转稳,且货源一般以按需走销为主,目前市场符合药典标准的色选货多要价在34元左右,符合药典的统货售价在31元左右,黑边小颗粒统货多要价在13-15元之间不等。
莲子,受产新影响,市场来货量增加,近期走动平平,行情回落,现湖南白莲价格在35-36元之间,后市需关注产地情况的变化。
砂仁,产新持续,产地今年虽然减产,但由于市场尚有库存,价格稳中有落,目前市场文山货多要价在155-160元之间不等,西双版纳货报价在145-150元之间不等。
薏苡仁,随着价格走低,近日有商积极购进,带动行情微有回升,市场贵州货价格从11-11.5回升至目前的11.5-12元,进口货报价在10元左右,由于库存充足,价格大幅上涨可能性不大。
五、综合点评
1、参苓健脾胃颗粒原料采购成本压力 原料压力测试显示,目前参苓健脾胃颗粒原料从供应量压力上看,主要来自白术、白扁豆、甘草;而从质量压力上看,主要来自于白术、甘草、砂仁和陈皮等。
2、血塞通系列进集采,单价下降 公司的主要核心产品血塞通系列主要原料为三七,三七近年行情在低谷运行,但公司毛利依然处于下滑态势,核心原因还是集采品种,公司只能以价换量,未来几年同类产品市场竞争态势预计将更为“内卷”。
3、企业低价大量买入三七作为战略储备物资 在原材料采购上,企业为防范成本波动,积极开展三七原料战略储备。从这几年原料采购资金分析,公司这几年低价买入三七约在1500吨上下,可成为原料溢价收益的重要来源。
昆药集团已建成从三七 GAP 种植、饮片加工到三七总皂苷提取、制剂生产、专业营销推广的完整产业链,建立从种植、采购、研发、生产、质量检验到仓储物流全生命周期的可溯源智能化管控。2012 年以来,昆中药结合企业产品战略规划,针对产业振兴与升级,与云南各地州进行道地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合作共建,先后成立了白扁豆、茯苓、龙胆、南板蓝根、薄荷、白及、川贝母、砂仁等道地药材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从源头上保证公司经典名方所需道地药材的优良品质和稳定供应。
综上所述,昆中药虽然受到集采降价影响,但企业从产品研发、市场拓展和原料战略等维度“三管齐下”,降本增效,未来业绩表现依然可期。

(文中除注明外,数据均来源于中康云瓴)

标签:

【免责声明】

1.“高鹏说药材”致力于提供中药行业各类资讯信息,但不保证信息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合理、不准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

2.“高鹏说药材”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平台联系。

3.“高鹏说药材”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商业交易及或医疗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高鹏说药材”内容发生偏差,我平台不承担任何责任,包括但不限于法律责任,赔偿责任。

4.“高鹏说药材”各类带“原创”标识的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高鹏说药材(www.gpsyc.com)”。违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5.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