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信息交易平台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情 > 品种分析

莲子、车前子、白芍、猪苓、生地、三七最新行情简析

时间:2022-11-02人气:作者: 管理员

a4deed4b280e4b2e9e1a2e6519b62462_noop.jpg

1.莲子:自产新以来行情一直小幅震荡下行,商家多采取勤进快销的方式维持经营,货源走动依然迟缓,价格止落转稳,现湖南空芯磨莲48元;山东白莲子空芯货32元,红莲子22-23元。今年上半年该品走迟,价滑,产新后,随着新货大量上市,价格在下滑后暂时转稳,近日走动好转,行情略显回升。由于当前江西产区持续干旱影响,关注度提升,预计短期内行情将继续保持平稳运行。


f9cbdaf54faa4e7d8256b66f47f59656_noop.jpg

2.车前子:前期行情多有波动,近期货源正常购销,价有所转稳,现市场江西车前子统货价格在88元,后市关注货源消化情况。近几年车前子年供求基本平衡,去年因四川等产区有减种减产利好,在市场实际需求拉动下价格持续上涨。虽然今年总产量相比去年有明显增长,但因库存空虚,采购药厂多有采购需求,导致该品价格强劲反弹。当前,受价高影响,购货商家多观望,货源购销不及前期,预计短期内行情以平稳为主。


bee097689e62488fa05cac4dca54e1a8_noop.jpg

3.白芍:近日随着亳州地产白芍上货量减少,货源走动好转,多为饮片加工商购进,小尾芍售价14.5-15元;小四级货17-18元;三四货20-21元;生狗头片统货4.5元,水洗货5.5-6元;熟狗头片9-10元。受高价刺激,去年各地白芍面积扩种明显,但因其生长周期较长,短时间内无法对市场形成冲击。目前该品可供货源充足,价格大升有压力。但长远来看,未来2-3年内白芍可采挖面积不大。多商认为白芍的未来行情依然可期。


0b216d56b4284ac3ba3efa7ecc19ca08_noop.jpg

4.猪苓:产区来货量不大,市场货源供求平衡,近期商家勤进快销为主,行情继续走稳,现一般统货价格在55-57元之间,较好的片65-70元。近年来,该品行情波动不大,由于低价持续多年,种植面积逐年减调,产能下降,随着库存的大量消化,库存见底,由此商家关注度提升,自去年至今价格稳中有升。据产区反馈,目前产能已不及往年的五分之一,因该品仍处于低价位运行,加之种植周期需4-6年,产区种植积极性不高,多商看好猪苓后市行情。预计短期内行情仍平稳运行,长线看好。


cc6f4561044b4e85bbb6b39c5aa6a1cd_noop.jpg

5.生地:近期行情反复动荡,价格回落后有商积极购进行情又出现小幅反弹,市场实际走动不快,三级货售价48-49元;统货45元左右。今年地黄种植面积大幅扩增,目前虽有新货少量产出,但总体货源依然处于偏紧状态,产区货源不易组织,在需求的拉动下,近日,市场积压货源回流产区销售,造成行情小幅反弹。 随着新货不断大量上市,依然难改变产新价滑的结局。


11a73418279348278c853a52849c4611_noop.jpg

6.三七:正值产新初期,产地货源正在积极采挖晾晒中,目前市场新货暂时上市量不大,市场销售仍以陈货为主,行情暂时维稳,现120头三七多要价在100元左右,80头三七价在110元左右,60头三七价在110-115元,40头三七价在120-125元,20头三七价在180- 190元之间不等。该品已低价运行近4年时间,前期因疫情影响,需求下滑,导致价格跌入历史低点,7月以来在多商关注和成本增加的支撑下,行情出现回升。当前正值产新,市场需求不旺,走动仍不快。预计短期内行情仍以平稳为主。随着十一月大量产新的到来,三七行情仍会出现震荡。


注:价格单位若无特别注明,均为公斤价。关注公众:高鹏说,了解更多中药材行情及行业动态。


标签:

【免责声明】

1.“高鹏说药材”致力于提供中药行业各类资讯信息,但不保证信息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合理、不准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

2.“高鹏说药材”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平台联系。

3.“高鹏说药材”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商业交易及或医疗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高鹏说药材”内容发生偏差,我平台不承担任何责任,包括但不限于法律责任,赔偿责任。

4.“高鹏说药材”各类带“原创”标识的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高鹏说药材(www.gpsyc.com)”。违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5.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