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信息交易平台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 > 新疆中药材

高鹏说药材:新疆应大力推广生态种植技术,因地制宜发展中药材产业

时间:2022-12-09人气:作者: 管理员

微信图片_20221030161350.jpg

前段时间,我学习了《人民日报》刊登的一篇报道《因地制宜发展中药材产业》,深受启发。近日,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统筹利用撂荒地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指导意见》,鼓励丘陵地区撂荒地发展中药材等特色生产,并有政府政策补贴。由于新疆地域广阔,土地情况各异,通过学习和了解,我认为新疆应推广生态种植技术,因地制宜发展中药材产业,大力促进中药材生产与生态协调发展。

中医药是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中药材是中医药的物质基础,中药材质量是保障中医临床疗效的关键。我国贫困地区多是中西部丘陵山地,地质状况复杂,土壤肥力不高,而大部分中药材对种植地的土壤肥力等要求不高。而新疆丘陵山地主要集中在昌吉州东三县、伊犁州、阿勒泰地区等区域,据不完全统计,大概面积在500万亩以上,目前利用率都不高。

由于中药材通常是多年生植物,即使在丘陵或平原地带,也多栽培在山坡或贫瘠的土地上,可以有效避免“与粮争地”。而中药材种植通常规模较小,宜于开展精细耕作,尤其在野生抚育、仿野生栽培等方面独具优势。大多数人担心,种植中药材不除杂草,草就会抢走土壤里的养分。其实,杂草可以保温保墒,为中药材的幼苗生长提供小环境,增加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活化土壤的矿质元素。中药材遇到杂草,就会使劲往地下长,与杂草争抢养分,其根部反而会长得更好。对于大量以根或根茎入药的中药材来说,杂草的竞争可能会造成中药材品质和产量的双提高。中药材生态种植强调“拟境栽培”,即一种野生药材在哪种环境长得好,就模拟哪种环境使其生长,遵循自然本来面目,不采用化肥农药,不刻意除虫除草,追求“天地人药合一”的目标。

优质中药材生长具有“逆境效应”。越是环境恶劣的地方,中药材品质往往越好。很多中药材都生长在山高路远、气候极端的地区,或林草密布,或土壤贫瘠,或干旱少雨,或阴暗潮湿。中药所含有效成分通常为次生代谢产物,而对于植物而言,次生代谢产物是植物保护素。在环境胁迫下,植物通过释放次生代谢产物来抑制其他植物的生长,以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因此,恶劣环境反而能刺激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积累,更有助于中药材道地性的形成。这就是“顺境出产量,逆境出品质”的道理。

目前2020版药典已全面实施,首先就是33项农残的全面实施,所有药材都要检测33项农残,将会给中药材行业带来很大的压力,今后有水利条件的耕地实行中药材绿色种植是发展趋势,不打农药、无重金属超标且含量达标的中药材将会供不应求,价格居高不下。而丘陵地区撂荒地(旱地、坡地等)、林下地块等应通过推广生态种植技术,因地制宜发展中药材产业,不仅不会破坏生态环境,还能种出优质中药材。目前,国内部分中药材产地通过推广中药材间套作栽培、轮作栽培、林下栽培、仿野生栽培等系列生态种植模式,构建中药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态栽培方式,促进了中药材生产与生态协调发展。

“不向农田抢地,不与草虫为敌,不惧山高林密,不负山青水绿”,这是中药材生态种植的核心理念。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强调,推行中药材生态种植、野生抚育和仿生栽培。此举对于提升中药材质量、保障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新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也分别印发《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希望新疆部分区域推广中药材生态种植,让优良中药材与绿水青山同在,实现脱贫攻坚和绿色发展的双赢。


【免责声明】

1.“高鹏说药材”致力于提供中药行业各类资讯信息,但不保证信息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合理、不准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

2.“高鹏说药材”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平台联系。

3.“高鹏说药材”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商业交易及或医疗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高鹏说药材”内容发生偏差,我平台不承担任何责任,包括但不限于法律责任,赔偿责任。

4.“高鹏说药材”各类带“原创”标识的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高鹏说药材(www.gpsyc.com)”。违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5.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